诗词大全

《九支池二首》

万里车书自一家,新城蜿蜿卧龙蛇。
路民已别东西日,楼鼓初闻早晚衙。
洗出云岩销虎穴,扫开烟瘴离椒花。
受廛不惜躬耕去,欲与滕公度岁华。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九支池二首》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万里车书自一家,
新城蜿蜿卧龙蛇。
路民已别东西日,
楼鼓初闻早晚衙。
洗出云岩销虎穴,
扫开烟瘴离椒花。
受廛不惜躬耕去,
欲与滕公度岁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城市的景象和李新对其的思考。城市是繁忙的,车辆穿梭,人们匆匆忙忙。新城的街巷如同蜿蜒的龙蛇一般延伸开来。路上的行人已经分别奔赴东西,繁忙的日子不等人。楼台的鼓声初次传来,早晚可以听到衙门的喧哗声。李新愿意洗涤掉云岩虎穴的污秽,扫除烟雾弥漫和辣椒花飘扬的瘴气。他不惜躬耕于这个城市,渴望与滕公共同度过美好的岁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繁忙的城市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城市的内心感受。诗中描述了车辆穿梭、行人匆匆的场景,表现了现代都市的喧嚣和忙碌。同时,通过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如“龙蛇”、“云岩虎穴”等,把城市的繁杂与污浊与自然的美好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环境的期望和向往。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选择和态度,他愿意亲自动手改善城市环境,并渴望与滕公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显示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城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繁杂喧嚣的城市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精练的语言和比喻的手法,增加了诗词的形象感和艺术性。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宋代城市生活的一面,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 《送曹同椅》

    青春三十馀,众艺尽无如。中散诗传画,将军扇续书。楚田晴下雁,江日暖游鱼。惆怅空相送,欢游自此疏。

  • 《溪行》

    篷蒻呜春雨,帆蒲挂暮烟。买鱼寻近市,觅火就邻船。愁卧醒还醉,滩行却复前。长年殊可念,力尽逆风牵!

  • 《方钓隐挟星学求诗且业醫》

    骈拇不碍履,枝指不害持。两者各自适,意其天所为。決之足反蹇,齕之手反萎。万物固有命,劝君休说醫。

  •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此夕知何夕,游船杂战船。山河空百二,宫阙漫三千。雨歇云垂地,潮平水接天。惜哉无祖逖,谁肯著先鞭。

  • 《仲冬冬至后》

    仲冬冬至后,春从九地回。去年逢春在此寺,今年复向此寺逢。春来春去无复见花草,但有东风刮地如惊雷。人生七十能几时,四度逢春只在斯。祠官不复更递代,直若仓庾氏,久任无年期。大农赋禄随官品,丰俭由来皆有分。空尽天年在世间,饥饱死生皆不问。癃老非才固应尔,豪俊当年

  • 《韩玉汝使归》

    顾命逮殊邻,輶轩遵此道。公府戒行期,禁庭颁重宝。积雪正东流,度河盛前导。士勇践胡尘,马骄嘶塞草。玉节所镇临,毡庐先汛扫。赫尔示威灵,坦然布怀抱。国倚材实优,虏得声名早。慷慨服天骄,从客问贵老。光华反原隰,沆砀看西颢。迎劳动都门,旌旗风亦好。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