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外骛已知非,木枕藤衾老可依。
春半风光唯掩户,病边怀抱自忘机。
不知静守绵绵息,何似閒随栩栩飞。
欲寄勤渠问仙李,玄关底处是真归。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居仁报李季言论养生之益》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生追求名利已经认识到并非最重要的事情,用木制枕头和藤编被子过老年生活是可取的。春天的一半美景只在我掩着门户时才能欣赏,患病的时候,我忘却了一切烦恼。我不知道静静地守护着内心的宁静是多么珍贵,与其追逐喧闹不如随意地飞翔。我想问问仙人李季,如何才能实现这种宁静,而且我相信真正的归宿就在深藏的玄关之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中真正重要事物的认识和追求。作者在平生中已经明白名利并非最终目标,而是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诗中提到的木枕和藤衾代表了简朴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岁月流转中稳定和舒适生活的向往。
在春天的一半美景只在掩门时能欣赏的描写中,作者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专注。病榻上的作者忘记了外界的纷扰,从而体会到了内心的宁静。这部分表达了作者对于身心健康和平静的重视,以及在艰难时刻寻求内心平和的能力。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追求。与其被喧闹所困扰,作者更愿意随意地飞翔。这里的飞翔可以理解为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远离纷扰的愿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身养性的向往。作者希望向仙人李季请教如何实现内心的宁静,认为真正的归宿就在内心深处,而不是外在的名利追求。这部分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身养性、追求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于名利追求、内心宁静和修身养性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内心平静和远离纷扰的向往,以及对于真正归宿的思考和探索。诗词中的意境清新,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于内心和身心健康的关注,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道人生长清淮西,地荒战血孤鬼啼。饱知浊世一朝菌,摆落羁馽全天倪。穿霞踏月半区宇,山水名胜随攀跻。我来欣逢大条左,握手便许论刀圭。蕊珠七言素探讨,敷析秘奥开群迷。绵绵玄牝斡两曜,夜半虚室腾虹霓。同居蜀客话清简,物理返笑庄生齐。坳堂烛暗坐顷刻,石头路净缘高低。
邑居欲尽溪山好,不作层楼无奈何。岩谷满前收蜡屐,漪涟极目卷渔蓑。安心已得安身法,乐土偏令乐事多。千里筠阳犹静治,还家一笑定无他。
万里清游不暇慵,双旌换得一枝筇。来从井络直西路,上到江源第一峰。海内闲身输我佚,山中佳气为人浓。题诗试刻岩前石,付与他年苏晕重。
野饮松下,设松黄汤,作此阕。罗袜空飞洛浦尘。锦袍不见谪仙人。携壶藉草亦天真。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醉归江路野梅新。
西园一曲艳阳歌,扰扰车尘负薜萝。自欲放怀犹未得,不知经世竟如何。夜闻猛雨判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钓渚别来应更好,春风还为起微波。
吏隐清风几百年,长松修竹满坛前。汉皇若听三书谏,未必先生便肯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