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延平郡,泉声日夜闻。
六年归故里,一缕忆晴云。
儋石终宵足,瓶罍竟日分。
山中有飞瀑,未必惬朝曛。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掬水锡壶》是宋代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日在延平郡,
泉水声音日夜传闻。
六年后回到故乡,
一丝丝记忆如晴云。
在儋石旁整夜停留,
在瓶罍旁整日分开。
山中有飞瀑,
也未必能满足晨曦的美好。
诗意:
《掬水锡壶》描绘了诗人回到故乡延平郡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泉水的描写,诗人唤起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回忆。他将自己在外的六年时光化作一丝丝记忆,如同晴空中的云朵一样轻盈而美好。诗人停留在儋石和瓶罍旁,这些都是故乡的具体景物,透露出他渴望与故乡的一切重新相遇的心情。最后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飞瀑的向往,但他也明白即使到了山中,也未必能完全领略到清晨的美景。
赏析:
《掬水锡壶》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回忆之情。诗人通过泉水、儋石和瓶罍等物象,将个人的情感与故乡的景物相融合,展现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诗中的山中飞瀑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又以“未必惬朝曛”表达了对现实的一份清醒和理解,暗示人生中美好的事物并非总能如愿以偿。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表达方式传达出浓厚的思乡之情,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饱学兼内外,超然悟空无。是身任东西,乾坤一蘧庐。目前谩纷纭,一致总万殊。良欲行世间,不效山泽癯。
清阴陌。狂踪迹。朱门团扇香迎客。牡丹风。数苞红。水香扑蕊,新妆为谁容。蜡灯春酒风光夕。锦浪龙须花六尺。月波寒。玉琅。无情又是,华星送宝鞍。有蔡松年念奴娇棋声特地一首。据珊瑚网法书题跋卷十,引郭天锡手录诗文杂记作周文谟词,因不补录。
扶犁人所贱,何苦事耕耘。生意未终息,雨声曾厌闻。诗书长在手,畚锸岂劳君。只恐青云上,能将此志分。
开岁尚残冬,佳哉雪意浓。润归千里麦,声乱五更钟。帘隙收初密,墙隅积已重。龙团笑羔酒,狐腋袭驼茸。危槛临欹竹,幽窗听堕松。忽思西戍日,凭堞待传烽。
聊上君兮高楼。飞甍鳞次兮在下。俯十二兮通衢。绿槐参差兮车马。却瞻兮龙首。前眺兮宜春。王畿郁兮千里。山河壮兮咸秦。舍人下兮青宫。据胡床兮书空。执戟疲于下位。老夫好隐兮墙东。亦幸有张伯英草圣兮龙腾[叫,“虫”代“口”]跃。摆长云兮捩回风。琥珀酒兮[周彡]胡饭。
何人守蓬莱,夜半失左股。浮山若鹏蹲,忽展垂天羽。根株互连络,崖峤争吞吐。神工自炉鞲,融液相缀补。至今余隙罅,流出千斛乳。方其欲合时,天匠麾月斧。帝觞分余沥,山骨醉后土。峰峦尚开阖,涧谷犹呼舞。海风吹未凝,古佛来布武。当时汪罔氏,投足不尽拇。青莲虽不见,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