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聚蚊谣》

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欻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听者惑。
露花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著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作品评述

《聚蚊谣》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聚蚊谣

沉沉夏夜兰堂开,
夜晚沉沉,花香弥漫;
飞蚊伺暗声如雷,
蚊虫飞舞,嗡嗡作响。
嘈然欻起初骇听,
突然间起哄,吓人耳膜;
殷殷若自南山来,
密密麻麻,如南山之浩渺。
喧腾鼓舞喜昏黑,
嘈杂热闹,欢乐盛夏;
昧者不分听者惑,
愚昧之人无法辨别,听众困惑。
露花滴沥月上天,
露水滴滴,月光当空;
利觜迎人著不得,
蚊子咬人,无法抵挡。
我躯七尺尔如芒,
身躯七尺,如利剑一般锋利;
我孤尔众能我伤,
我孤独一人,众人能伤害我。
天生有时不可遏,
天生命运不可抗拒;
为尔设幄潜匡床,
为了你们搭起帐篷,寻找安慰。
清商一来秋日晓,
清晨响起琴声,秋日初晓;
羞尔微形饲丹鸟,
害羞的你们,如小鸟般受饲养。

诗意:
《聚蚊谣》以夏夜的蚊蝇聚集为题材,描绘了夜晚蚊蝇嗡嗡作响的景象。诗中通过形容蚊蝇的声音如雷鸣,蚊蝇群如南山之浩渺,以及蚊子咬人的痛感,表达了夏夜蚊蝇的烦扰和对人们的困扰。作者通过自我描写,表达了自身孤独的感受和众人对他的伤害。最后,诗人以清晨的琴声和饲养小鸟来比喻自己的处境,传达了对他人的温情关怀和自己内心的柔弱。

赏析:
《聚蚊谣》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夏夜蚊蝇的烦扰和对人们的困扰,描绘了一个真实而又热闹的场景。诗中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对蚊蝇声、蚊子叮咬和自我感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被众人伤害的心情。诗的结尾以清晨的琴声和饲养小鸟来比喻自己的处境,展示了作者对他人的温情关怀和内心的柔弱。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夏夜蚊蝇烦扰下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

  • 《寓言》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 《寿安公主出降》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 《头风戏作》

    出门处处皆桃李,我独呻吟一室中。只道有诗敺疟鬼,谁知无檄愈头风!

  • 《书友人壁》

    不问人间事,连年鸟外居。白云吟次见,青壁醉来书。扫石秋苔駮,开窗夜月虚。于时已无念,生计有樵渔。

  • 《呈仓皇使觅官书》

    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记补缺遗。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