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句》

千里好山云乍歛,一楼明月雨初晴。

作者介绍

陈尧佐(九六三~一○四四),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进士(《渑水燕谈录》卷七、《隆平集》卷五),爲魏县尉,通判潮州。真宗时入直史馆,歷知寿州、滑州,除两浙、京西等路转运使。仁宗即位,入爲三司户部副使,知制诰兼史馆修撰。天圣二年(一○二四)知河南府。三年,徙并州(《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三)。累迁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七年,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永兴军。景祐四年(一○三七)拜同平章事。五年,罢爲淮康军节度使、判郑州。康定元年(一○四○)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惠。有文集三十卷,又有《潮阳新编》、《野庐编》、《愚丘集》、《遣兴集》等,均佚。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陈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二八四有传。今录诗五十首。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句》

千里好山云乍歛,
一楼明月雨初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尧佐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色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感慨。诗中展现了一种变化万千的自然景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赏析:
第一句"千里好山云乍歛",通过描绘千里山脉的景色,展示了云雾缭绕的美景。"千里"这个词形容了山脉的辽阔,"好山"则指的是山脉的壮丽之处。"云乍歛"则表达了云雾的变幻,瞬间收敛的景象。整句描绘了山脉间云雾的变化,给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感觉。

第二句"一楼明月雨初晴",通过描绘一楼的景象,表现了月亮的明亮和雨过天晴的意境。"一楼"暗示了这是一座高楼,与山脉的景象相映成趣。"明月"指的是月亮的明亮,"雨初晴"则描绘了雨后天空逐渐放晴的过程。整句展示了雨过天晴的美景,给人一种清新和宁静的感觉。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壮丽的山水景色,以及天气变化带来的美妙场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赞叹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整首诗以其简洁而意境深远的表达方式,使读者沉浸于山水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人与自然的融合。

  •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九》

    织成锦衾碧间红,缭以吴绵四五通。锦上鸳鸯三十六,双栖夜夜水纹中。

  • 《句》

    晓嶂猿开户,寒湫鹿舐冰。当空吟待月,到晚坐看山。(以上见《纪事》)一年三领郡,领郡管仙山。(赠段成式,见《语林》)

  • 《生查子》

    溪光曲曲村,花影重重树。风物小桃源,春事还如许。情知送客来,又作寻芳去。可惜一春诗,总为闲愁赋。

  • 《和人忆鹤》

    拂拂云衣冠紫烟,已为丁令一千年。留君且伴居山客,幸有松梢明月天。

  • 《泊上虞驿来日行四首》

    龙公底戏剧,长啸暝江天。雨鹊翻仍语,风舟舞不前。

  • 《菩萨蛮》

    翠鸾不隔巫山路。无人肯指行云处。徙倚最高楼。秋波春望愁。先来愁似雾。更下丝丝雨。芳径溅香泥。苔花滑马蹄。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