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帐开天苑,传呼度国门。
陈尧佐(九六三~一○四四),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进士(《渑水燕谈录》卷七、《隆平集》卷五),爲魏县尉,通判潮州。真宗时入直史馆,歷知寿州、滑州,除两浙、京西等路转运使。仁宗即位,入爲三司户部副使,知制诰兼史馆修撰。天圣二年(一○二四)知河南府。三年,徙并州(《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三)。累迁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七年,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永兴军。景祐四年(一○三七)拜同平章事。五年,罢爲淮康军节度使、判郑州。康定元年(一○四○)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惠。有文集三十卷,又有《潮阳新编》、《野庐编》、《愚丘集》、《遣兴集》等,均佚。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陈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二八四有传。今录诗五十首。
《句》是宋代诗人陈尧佐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供帐开天苑,传呼度国门。
宴会在帷幕之间,犹如开启了天上仙境,
使得传令官能够在国门处通报消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宴会场景,通过使用比喻和意象,表达了宴会的庄重和神秘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诗意和赏析:
诗中的"供帐"指的是为了举办宴会而搭建的临时帷幕,宛如天上的仙境。这个形象使得整个宴会场景显得庄重而神秘,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开天苑"一词暗示了宴会的盛大和豪华,仿佛是打开了通往天堂的大门。
"传呼"意味着通过传令官在国门处传递消息。这个动作为整个宴会增添了一丝紧张和期待的氛围。宴会是一个重要的场合,国门处的传令官将消息传递给外界,使得整个国家都能感受到这场盛宴的气氛。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宴会的庄重、神秘和豪华。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宋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宴会所带来的喜悦和令人期待的心情。
这首诗词运用了比喻和意象的手法,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宴会的独特感受和观察。整体氛围庄重而神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场盛宴之中,感受到其中的喜悦和庄严。这首诗词体现了陈尧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黄花池馆雨余清,载酒亲迂太守旌。交契早陪廊庙语,宾欢曲尽里闾情。尊前白发时间乐,烛下红妆分外明。今日始谙闲气味,十年枉却叹劳生。
雨多晴少恐妨农,相劝欣逢日出东。烟蔼已收霄汉外,江山如在画图中。相看且喜头俱白,一醉休辞颊暂红。万事要从勤苦得,莫方丰歉在天公。
于陵有仲子,筑室自躬耕。辟纑以为食,不肯从其兄。而况区中士,欲与并飞缨。高节固可嘉,由来无复情。
溟鲲运不赊,大地一微沙。更有九万里,依旧入芦花。
蛩吟秋方来,鹤鸣夜参半。山中无历日,荣悴知节换。王君太多事,丝杪察昏旦。辛苦穷河源,把彼注罂罐。线留来不停,会见白石烂。旁有减水壶,节水使之缓。傥无乘除法,巧历安得算。反求诸吾身,自有子午观。百刻呼吸调,勿使魂去斡。冤哉张寿王,课最密于汉。信史不足徵,徒兴
地势连沧海,山名号紫微。景闲僧坐久,路僻客来稀。峡影云相照,河流石自围。尘喧都不到,安得此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