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句》

似法阴爻呈六穗,或符阳数效三岐。

作者介绍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句》是宋代夏竦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人生的哲理和情感。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似法阴爻呈六穗,
或符阳数效三岐。

诗意:
这首诗词以象征性的语言描述了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借此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诗中的"法阴"和"符阳"是指阴爻和阳爻,"六穗"和"三岐"则象征着一种有序和和谐的状态。

赏析:
这首诗词以古代易经中的八卦理论为基础,通过运用象征性的词语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理解。诗词中的"法阴"和"符阳"代表着阴阳两个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的概念,暗示着人生中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的力量。"六穗"和"三岐"则分别代表着有序和和谐的状态,暗示着人生中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平衡和协调。

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这些象征景象,诗人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似法阴爻呈六穗"意味着人生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情况和境遇,但只有在有序和和谐的状态下,才能达到真正的平衡和发展。而"或符阳数效三岐"则表达了人生中阳光明媚的时刻,需要依靠三岐的力量来实现。

这首诗词的意象和抽象的表达方式给人以深思,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于和谐、平衡和发展的追求。整首诗词凝练而富有哲理,引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川拨棹》

    一更里,瞥看参罗万象列。搜出那坐正昙,内中位貌偏别。向北方也,玉花结。银素将来细得热。把乌龟牢缠绁。然后四只脚,狞狞子一齐打折。害风儿,怎生说。

  • 《同皇甫冉赴官,留别灵一上人》

    法许庐山远,诗传休上人。独归双树宿,静与百花亲。对物虽留兴,观空已悟身。能令折腰客,遥赏竹房春。

  • 《诗二首》

    高松多悲风,萧萧清且哀。南山接幽垄,幽垄空崔嵬。白日徒昭昭,不照长夜台。虽知生者乐,魂魄安能回。况复念所亲,恸哭心肝摧。恸哭更何言,哀哉复哀哉。神仙不可学,形化空游魂。白日非我朝,青松为我门。虽复隔幽显,犹知念子孙。何以遣悲惋,万物归其根。寄语世上人,莫厌

  • 《晚春四首追次杨眉庵韵》

    年来疏散任清贫,藜杖荷衣白葛巾。傍竹看山行怕晚,对花临水坐伤春。拟将兰棹为渔父,来访桃源避世人。回首仙踪无处觅,东风吹绿半江摐。

  • 《自叹三首》

    北辙更寒暑,南冠几晦冥。家山时入梦,妻子亦关情。惆怅心如失,崎岖命复轻。遭时命如此,薄分笑三生。

  • 《采莲(煞衮)》

    吾皇喜。光宠无贰。玉带金鱼荣贵。或者疑之。岂识圣明,曾主斯乡,尝相与尽缱绻,胶漆何可相离。今日风云合契。此实天意。吾皇圣寿无极,享晏粲千载相逢,我翁亦昌炽。永作升平上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