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要及春前后到,趁赋梅花庾岭东。
唐介(一○一○~一○六九),字子方,江陵(今属湖北)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鼎州武陵尉。皇祐二年(一○五○)召爲监察御史里行。三年,因弹劾文彦博贬春州别驾。五年,復御史。至和元年(一○五四)知扬州,歷江东、河东转运使,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知洪州、瀛州。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爲御史中丞。二年,知太原。神宗即位,迁给事中,除三司使。熙宁元年(一○六八)拜参知政事。二年,卒,年六十。謚质肃。有文集、奏议等,皆佚。事见宋刘挚《忠肃集》卷一一《唐质肃神道碑》,《宋史》卷三一六有传。今录诗四首。
句,句,句,句,
春到前后著要趁,
赋梅花,庾岭东。
此诗描述了赋诗者唐介在春天到来之前和之后的“要”务必抓住,他选择趁着钟情于的梅花,前往庾岭的东方作诗。
这首诗是一首诗人自述及自嘲的短篇,通过简短的句子展现了他对于“要”务的坚持与憧憬。诗人特殊地用字句中的“句” 不断重复,表达出自己对于语言的掌握以及对于文学表达的追求。
作者在诗中选择写梅花和庾岭,这是因为梅花是春天中最早绽放的花朵之一,庾岭则象征着“东方”的另一种意象。诗中的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庾岭东方或许代表着他的理想之地。通过这种精心安排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他力求在春天来临之前和之后,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的愿望。
这首诗极简洁,却能令人回味,通过娴熟的语言运用和精湛的意象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诗歌的追求和自我抒发的欲望。诗人希望通过赋诗来读懂自己和世界,同时也向读者们传达了他对于春天和新生活的期待。
总体而言,《句》是一首简洁而意味深长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词句的巧妙运用和细腻描写,展示了对于春天和诗歌的热爱,以及对于理想和表达的不懈追求。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