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登二乐榭,拟续四贤诗。
刘光祖[公元一一四二年至一二二二年]字德修,简州阳安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八十一岁,登进士第。除剑南东川节度推官。淳熙五年,(公元一一七八年)召对,论恢复事,除太学正。光宗时,为侍御史,极论道学所系。徙太府少卿,求去不已,除直秘阁潼川运判。后官至显谟阁直学士。卒,谥文节。光祖著有后溪集十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刘光祖创作。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句》中文译文:
同登二乐榭,拟续四贤诗。
听鹤鸣喷雪,观猿啸抱枝。
云青山色迥,水碧月光遗。
欲席千峰下,还惊万壑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山水景色与自然生态为主题,通过表达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与朋友一同登上二乐榭(指一座建在水上的亭子),并希望能够续写前人四位贤人的诗篇。这里的登高行为象征着追求卓越和超越自我的意愿。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听到鹤鸣时喷出的雪花声音,和观察到猿猴啸叫时抱紧树枝的情景。这些自然景象以及动物的行为,通过与人的情绪相联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下一句通过形容云彩的颜色和山色的迥异来展现山水之间的变化与美丽。水的碧绿与月光的照射,以及它们在山水间的映衬,都给人以一种宁静和优美的感觉。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感慨与惊叹。作者表达了自己想要铺设席子在千峰之下,与山水为伴的愿望。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作者感到山峰万壑之间的悲哀和无奈。这种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索和反思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深情和哲理的氛围。
总的来说,刘光祖的《句》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蠢尔天骄子,中原祸太深。野心殊叵测,内地任频侵。日昃那常晦,阳生自剥阴。德光非不僭,终识杀狐林。
柳子中庭乞巧时,始知抱拙不污卑。向令早似愚溪日,未必缁尘涅素丝。
晓来红日尚羞明,四外彤云欲诈晴。一夜九天开玉阙,六花万里散璚英。
忽见金丝嫋绮疏,又惊寒食到来初。不知折尽西湖柳,插遍长安万户无。
江外三千里,人间十八年。此行谁复见,一鹤上辽天。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冰销远硐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