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出坤柔变,干成太极虚。
石延年(九九四~一○四一),字曼卿,一字安仁,先世幽州(治所在今北京)人,家于宋城(今河南商丘)。真宗时,以三举进士补三班奉职。仁宗天圣四年(一○二六),知济州金乡县。后改通判干宁事、永静军。入爲大理评事、直集贤院。明道元年(一○三二),加馆阁校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一)。景祐二年(一○三五),通判海州(同上书卷一一六)。康定元年(一○四○),奉使河东(同上书卷一二七)。二年二年,以太子中臺、秘阁校理卒于京,年四十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四《石曼卿墓表》)。有《石曼卿集》(《郡斋读书志》卷一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作《石曼卿诗》)一卷,《宋史·艺文志》作《石延年诗》二卷。《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石延年诗,以抄本《两宋名贤小集·石曼卿集》一卷(原本藏臺湾,北京图书馆有缩微胶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鑑》(《四部丛刊》本)等书所引。又清李振纲辑《石学士诗集》一卷(道光二十年刊本),较底本收诗爲多,今删其重出,以其所余参校诸书所引,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和残句合编一卷。
《句》是宋代诗人石延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震动坤柔变化,
干支成就太极虚。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宇宙生成的观念,运用了易经中的卦象和哲学思想。
首先,诗中提到的"震"和"坤"是易经八卦中的两个卦象,分别代表雷和地。"震动坤柔变化"意味着雷的动力震动了地的柔软,引发了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理解为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迁。
接着,诗中提到的"干支"则指代干支纪年法,它是中国古代纪年的一种方式,将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起来,用来表示年份。"干支成就太极虚"意味着干支的组合形成了太极的虚无状态。太极是哲学中的概念,代表着宇宙的根源和无限潜力。
整体来说,这首诗词描绘了宇宙生成的过程。雷的震动激发了地的变化,而干支的组合则代表了时间的流转。诗人通过运用易经和哲学的元素,表达了宇宙万物生成和变化的深邃思考。这首诗词富有哲理性和抽象性,引发读者对于宇宙和存在的思考,并且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于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