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云黑白,霜野树青红。
林逋(九六八~一○二八),字君復,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早年放游江淮间,后隠居杭州孤山,相传二十年足不至城市,以布衣终身。仁宗天圣六年卒(宋桑世昌《林逋传》,明万历本《林和靖先生诗集》附),年六十一(《咸淳临安志》卷六五)。真宗闻其名,曾赐粟帛;及卒,仁宗赐謚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林逋诗,以明正德间黑口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四部丛刊》所收影明钞本即据此)。校以宋绍熙间沈诜刻本(简称宋本,祇残存卷上)、明正统八年王玘刻本(简称正统本)、明万历间诸时宝刻本(简称万历本)。并参校清康熙四十七年吴调元刻本(简称康熙本)、日本贞享三年柳枝轩刊本(二卷本,简称和刻)、一九六○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宋林逋自书诗卷》(简称自书诗卷)及《淳祐临安志》(简称《淳祐志》)、《咸淳临安志》(简称《咸淳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且吸收了清卢文弨以正统本校康熙本(简称卢校)、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邵裴子校本(简称邵校)的部分成果。另据自书诗卷、康熙本、《淳祐志》、《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第四卷卷末。
《句》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悟。
诗中的“水天云黑白,霜野树青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通过对比黑白、青红等对立的色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感受。水、天、云、霜、野、树等元素都是自然界的常见景象,但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将它们凝练成了诗意的符号。
诗中的“水天云黑白”描绘了天空中的云彩和水面的颜色,通过黑白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天空和水的深邃感受。这种对比也可以理解为对自然界的对立统一的观察,黑白的云彩和水面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而“霜野树青红”则描绘了霜降后的野外景色,树木在霜的映衬下呈现出青红之色。这里的青红色彩也是对自然界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和对季节变迁的体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自然界的景色,通过对比和色彩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思考。这种简洁而深刻的描绘方式,使得诗词具有了一种抽象的美感,引发读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水天云黑白,
霜野树青红。
Water, sky, clouds black and white,
Frosty fields, trees green and red.
希望这个分析和译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北俊南孊气不同,少能炙轂老能聪。可知销尽劳生骨,即在方言两卷中。
之际,可令歌以酹我否何地无溪祗欠人。有翁年八十,住其滨。直钩元不事丝缗。优游尔,聊以遂吾身。陶令赋归辰。未尝轻出入,犯风尘。江洲太守独情亲。庐山醉,谁主复谁宾。
长鹤展轻翮,远栖松桂林。故宇入清梦,盘盘亦苦心。中林风月赊,十亩团幽阴。林下有奇士,绕树从之吟。
角声催晓。斗帐美人初梦觉。黛浅妆残。清瘦花枝不奈寒。匆匆睡起。冷落余香栖翠被。何处阳台。雨散云收犹未来。
檐牙窗额两三株,只欠王维画雪图。开卷不题元字脚,碧窗圜蜡有如无。
我爱西湖湖上路。万顷沧波,河汉连天注。一片寒光明白鹭。依稀似我登临处。报答溪山须好语。痛饮高歌,何必骑鲸去。环舍清阴消几亩。无人肯辨归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