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孤鸿独倚楼,晚风吹泪更横流。
蕉花落处蛮烟碧,六十三程是白州。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绝句五首》是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目送孤鸿独倚楼,
晚风吹泪更横流。
蕉花落处蛮烟碧,
六十三程是白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目送孤鸿的情景,他独自倚在楼上。晚风吹拂着他的面颊,泪水随风而流。蕉花凋谢的地方弥漫着迷人而烟雾般的蓝色。六十三程是通往白州的路程。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忧伤之情。孤鸿独飞的形象象征着离别和孤独,作者目送孤鸿,不禁感慨万千。晚风吹动着他的泪水,形成了一道道横流的痕迹,表达出他内心的悲伤和无奈。蕉花凋谢的地方弥漫着蛮烟碧色,给人一种朦胧而寂寥的感觉,与作者内心的情绪相呼应。最后一句“六十三程是白州”,表明了离别的旅途漫长而遥远,白州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着离别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绝句形式呈现,运用了精确而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外在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诗中的意象和抒情主题相得益彰,通过对孤独、离别和思念的描绘,使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同时,作者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情的表达相结合,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美感。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将人情与自然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思和回味。
蜀人谁不望西还,何事天公独我悭。两度来逢单瘀岁,腥风血雨满人间。
青丝游骑踏春芜,二月王孙入旧都。柳色东风村店路,杏花微雨酒家垆。断桥野草寻朱雀,古碣荒苔辨赤乌。挟得红妆歌《子夜》,寒潮双桨莫愁湖。
不嫌来往日诗筒,春兴无穷我欲东。一雨放行三尺水,万松回纳半帆风。且将南浦难题景,寄在西山绝顶峰。柳处酒家花处寺,并留他日款游从。
树阴初合苔生晕,花蕊新成蜜满脾。莺燕各归巢哺子,蛙鱼共乐雨添池。少年春物今如此,老病衰翁了不知。饱食杜门何所事,日长偏与睡相宜。
扶风贵公子,早岁伴山家。吹笛堕秋叶,读书随晓鸦。业成心自叛,学苦我长嗟。石室非人住,穷山雪似沙。
硠硠云溪里,翠竹和云生。古泉积涧深,竦竦如刻成。楚客卧云老,世间无姓名。因兹千亩业,以代双牛耕。乱林不可留,寸茎不可轻。风暖斗出地,仰齐故年茎。幽室结白茅,密叶罗众清。照水寒澹荡,对山绿峥嵘。苍松含古貌,秋桂俨白英。相看受天风,深夜戛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