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盘根植,千秋布叶繁。
既荣潘子赋,方重陆生言。
玉花含霜动,金衣逐吹翻。
愿辞湘水曲,长茂上林园。
李峤,字巨山,赵州贊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臺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怀州,明皇贬为滁州别驾,改庐州。峤富于才思,初与王、杨接踵,中与崔、苏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五卷。
《橘》的中文译文:
万里盘根植,千秋布叶繁。
既荣潘子赋,方重陆生言。
玉花含霜动,金衣逐吹翻。
愿辞湘水曲,长茂上林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描写橘子的诗。诗人以橘子为主题,通过描绘橘树盘根错节、繁叶茂盛的景象,表达了橘子的生命力和成就。
诗的第一句“万里盘根植,千秋布叶繁”写出了橘树生长强劲,根系纵横交错,叶子繁茂的景象,形容橘树的生命力极为旺盛。接着,诗人提到橘子在潘子所赋《赋得双橘柚图》以及陆游所著《橘中庸》中受到赞美。这表达了橘子在文人雅士中也享有盛誉,成为了文人笔下的佳果。
下半首的描写则更多地突出了橘子的美丽和动态。诗中出现了“玉花含霜动”,形容橘子花朵晶莹剔透,含着霜露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而“金衣逐吹翻”则表现了橘子果实成熟时的金黄色外皮在吹风中轻轻旋转的景象。这些描写使人感受到了橘子的美丽和灵性。
最后两句“愿辞湘水曲,长茂上林园”则表达了诗人对橘子生长环境的向往与祝愿。他希望橘子能够离开湘水之乡,茁壮成长于上林园,更加茂盛繁荣。
总之,这首诗以描绘橘子的生命力和美丽为主题,通过对橘子树、花朵和果实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橘子的赞美和美好祝愿。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德山临济,棒喝徒施。不传之妙,於汝何亏。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冉冉青衫客,悠悠白发人。乱山孤驿暮,长路百花新。终岁行他县,全家望此身。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圣贤不得见,道散固已久。学者多自贤,鲜肯事师友。颠冥声利中,悔吝皆自取。动言无媿作,未知果然否。寡过云未能,先圣欣善诱。凛凛孟氏言,几希异禽兽。参乎病知免,遂使启足手。宁知起易箦,又在此段后。吾侪况小人,气质素凡陋。以其所以养,孝道亦何有。勉前类水马,立处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