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雪半含梅粉白,春风先著柳梢黄。
晏殊(九九一~一○五五),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幼以神童着称,真宗景德二年(一○○五)十五岁时即赐同进士出身,初授秘书省正字,久之,擢翰林学士。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迁枢密副使,明道元年(一○三二)除参知政事,康定元年(一○四○)进枢密使,庆历二年(一○四二)加同平章事。先后出知应天、江宁、河南府,以及亳、陈、颍、许、永兴等州军。至和元年(一○五四)以疾归东京。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元献。晏殊原有集,久佚。清胡亦堂辑《元献遗文》一卷,仅存诗六首。劳格辑《元献遗补编》(简称补编)三卷,其中诗两卷。一九一七年南城李之鼎将两书校订,勒爲一编,后附《元献遗文增辑》一卷,收入宜秋馆刊本《宋人集乙编》中。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晏殊诗李氏刊本虽收辑最多,但凌乱丛杂。这次整理,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重新补辑、编次,定爲三卷。其得之于《会稽掇英总集》等宋人着作者,爲第一卷;得之于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者,(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叶志诜抄本爲底本)爲第二卷;得之于元、明、清诸人着作者凡十八首,与辑出零句,合爲第三卷。
《句》是宋代文学家晏殊写的一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腊雪半含梅粉白,
春风先著柳梢黄。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末春初的景象,表达了季节交替的美妙和希望的到来。诗中以雪和梅花的形象,展示了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的迹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刻画了冬末春初特有的景象。腊雪半含梅粉白,形容了雪花已经不再纯白,而是略带梅花粉的颜色。这里的梅花是冬天中少见的花朵,也是春天即将到来的象征。春风先著柳梢黄,描述了春风吹拂下柳树枝条先变黄的景象。柳树是春天里生机勃勃的代表,这里的黄色预示了春天的来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迁的关注和对新的一年的期待。诗中的冬天和春天成为象征,传递出人生中的起伏和变革。冬天的寒冷和凝重与春天的温暖和生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希望与变化的力量。
晏殊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细腻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既展示了晏殊的诗境才华,又蕴含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被广泛认为是宋代优秀的诗作之一。
柳暗人家水拍堤,人家随处有柴扉。草中白道穿村去,门外黄尘扑面飞。返照未沉僧独往,暮山时见鸟双归。风从北户来披拂,暗递花香入客衣。
生爱梅花是性情,故园阴绝泪纵横。梦中惊见南枝曝,起绕山边水畔行。
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巨浸虽稽天,旗盖俨中流。驾风樯浪舶,翻筋斗千秋。既而大神通,血食羊万头。封爵遂綦贵,青圭蔽珠旒。轮奂拟宫省,盥荐皆公侯。始盛自全闽,俄遍于齐州。静如海不波,幽与神为谋。营卒尝密祷,山越立献囚。岂必如麻姑,撒米人间游。亦窃笑阿环,种桃
何当开此镜,即见发如丝。白日急于水,少年能几时。每逢芳草处,长返故园迟。所以多为客,蹉跎欲怨谁。
真个忆。花下雨声初息。猛记乌衣曾旧识。丁宁教去觅。春半峭寒犹力。泪滴两襟成迹。独倚危阑清昼寂。草长流翠碧。
紫陌绝纤埃,油幢千骑来。剖辞纷若雨,奔吏殷成雷。圣泽初忧壅,群心本在台。海鳞方泼剌,云翼暂徘徊。芳室芝兰茂,春蹊桃李开。江湖馀派少,鸿雁远声哀。命厌蓍龟诱,年惊弟侄催。磨铅惭砥砺,挥策愧驽骀。玉管能喧谷,金炉可变灰。应怜费思者,衔泪亦衔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