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踪迹似流萍。
彭止,字应期,自号漫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与辛弃疾同时。有《刻鹄集》,已佚。事见《万姓统谱》卷五四。
诗词:《句》
朝代:宋代
作者:彭止
可怜踪迹似流萍。
中文译文:
可怜的踪迹如同漂浮的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彭止在宋代创作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一种可怜的境遇,以流萍作为隐喻来表达。
"踪迹"指的是人的行迹或痕迹,而"流萍"则是指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通过将人的踪迹比作流萍,彭止表达了人在世间的漂泊和无依无靠的状态。人们的踪迹随波逐流,没有固定的归宿,就像浮萍在水中漂动,没有根基和归宿。
诗中的"可怜"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境遇的同情和惋惜之情。诗人可能在描述自己或他人的处境,感叹人生的无常和飘忽不定。这种境况使人感到无助和脆弱,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常的状态。通过对比人的踪迹和流萍的形象,诗人揭示了人类存在的脆弱性和无法预测的命运。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深思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变化,以及对这种境遇的同情和反思。
有佛处不得住,铁鞭击碎珊瑚树。无佛处急走过,澄潭不许苍龙卧。三千里外莫错举,剔起眉毛眼卓坚。与麽则不去也,百城烟水难图画。摘杨花,摘杨花,未容眨眼早忘家。赵州舌本悬千日,石火电光追莫及。纸灯吹灭便知归,落在吾家第二机。翻身倒握乌藤去,千圣罗笼不肯住。何时砥
白帝城高暮柝传,幽窗搔首亦萧然。江边云湿初横雁,墙下桐疏不庇蝉。计出火攻伤老病,卧闻鸢坠叹蛮烟。诸贤好试平戎策,歛退无人竞著鞭。
荀卿粗了心形者,蒯彻安知背面哉。别有精微书不载,待君见了季咸来。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蜀严化已久,沉冥空所思。尝闻卖卜处,犹忆下帘时。驱传应经此,怀贤倘问之。归来说往事,历历偶心期。
身即林园不世功,喜惊今乃有人同。规模内相雄文里,景物时贤杂咏中。前辈风流何敢似,后来评论想能公。谁曾寤寐声形隔,真乐从兹触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