巉巉庐阜秀侵天,有意登临已十年。
美味君才尝一脔,明珠我欲探重渊。
他时白首须归隐,此去青云更著鞭。
扶仗为公寻好处,往来同径得参禅。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君表自西林还城中以诗二首为别》是宋代孔武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高的山峦犹如侵天而起,我有意登上已有十年。你品尝过美味,我渴望去探寻深渊中的明珠。将来,当我们白发苍苍时,你应该归隐山林,我将继续追逐青云。我们为了公共利益而努力,互相往来的路上寻找参禅的道路。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孔武仲与朋友之间的离别之情。诗人用形容山峦高耸入云的意象,表达了他对攀登人生巅峰的渴望已有十年之久。他赞美了朋友的才华,同时表达了自己对探索更深层次的事物的渴望。诗人预见到了将来的归隐与追求,他们将各自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但仍保持着友谊和共同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山峦的高耸和攀登的比喻,展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成就的追求。诗人表达了与朋友的离别之情,但并未沉浸于悲伤之中,而是希望朋友能够在未来归隐山林,享受宁静与自由,而他自己则继续追求更高的目标。同时,诗人强调了朋友之间的共同追求和友谊,他们在追求公共利益和寻找参禅道路的过程中互相扶持和鼓励。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追求,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士人生的理想和价值观。它鼓励人们积极追求成就和追求真理,同时保持友谊和共同的追求。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抒发情感的方式,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展示了孔武仲作为一位文人的追求与境界。
孝奉天仪,信维休德。发越徽音,礼文靡忒。永保嘉祥,时万时億。归于东朝,含饴燕息。
天命靡有常,空视时运覆。珍重山间翁,抱道庸自玉。欣髯发清兴,开轩恣遐瞩。空谷閴无人,惟有云相逐。山翁为有知,恋恋情绻缛。绻缛林中薪,歌已禽声续。勿谓有倾颓,维心常位育。顾我无依归,犹然嗜幽独。愿结金兰交,共兹南山麓。
此君仍佩紫,直节自来孤。欲倩文夫子,招邀入画图。
少年飞翠盖,上路勒金镳。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千金笑里面,一搦掌中腰。挂缨岂惮宿,落珥不胜娇。寄语少年子,无辞归路遥。
何年移植在僧家,一簇柔条缀彩霞。锦带为名卑且俗,为君呼作海仙花。
愁怀端赖麴生开,厚地高天酒一杯。未免有情难遣此,本来无物却沾埃。杨枝马上驰成骋,桃叶横江去不回。醉死何劳人荷锸,笑他刘阮是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