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双禽泛泛,桥边细柳垂垂。
日午亭中无事,使君来此吟诗。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郡斋水阁闲书·湖上》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湖上双禽泛泛,
桥边细柳垂垂。
日午亭中无事,
使君来此吟诗。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优美的景象。在湖上,两只鸟儿轻轻地漂浮着,桥边的细柳垂下来。午后的阳光洒在亭子里,使君来到这里,心情悠然自得,吟咏诗词。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自然景观的画面,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闲适宁静、吟诗作画的生活态度。通过描绘湖上的双禽和桥边的细柳,诗人营造了一片宁静而优美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日午时分亭中无事的场景,使君来到这里,享受着闲适的时光,吟咏诗词。整首诗词以恬静、闲适的笔触展现出对自然景物的倾慕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流露出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清静闲适生活的向往。它通过简洁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诗意和深意。同时,这首诗词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心境和审美观,展现了他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诗意的追寻。
织成锦衾碧间红,缭以吴绵四五通。锦上鸳鸯三十六,双栖夜夜水纹中。
晓嶂猿开户,寒湫鹿舐冰。当空吟待月,到晚坐看山。(以上见《纪事》)一年三领郡,领郡管仙山。(赠段成式,见《语林》)
溪光曲曲村,花影重重树。风物小桃源,春事还如许。情知送客来,又作寻芳去。可惜一春诗,总为闲愁赋。
拂拂云衣冠紫烟,已为丁令一千年。留君且伴居山客,幸有松梢明月天。
龙公底戏剧,长啸暝江天。雨鹊翻仍语,风舟舞不前。
翠鸾不隔巫山路。无人肯指行云处。徙倚最高楼。秋波春望愁。先来愁似雾。更下丝丝雨。芳径溅香泥。苔花滑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