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交欢伯无他肠,小槽窍比顾建康。
此身忽堕禁酒国,何路得到无功乡。
官酤快甚夏酌水,斋酿惬于冬饮汤。
客来且复置是事,北焙荐椀春风香。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郡中禁私酿严甚戏作》
结交欢伯无他肠,
小槽窍比顾建康。
此身忽堕禁酒国,
何路得到无功乡。
官酤快甚夏酌水,
斋酿惬于冬饮汤。
客来且复置是事,
北焙荐椀春风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曾几创作的作品,以嘲讽郡中禁止私酿酒的严格规定为题材。诗人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禁酒政策的不满和对官方行为的讽刺。
诗的开头描述了与欢伯结交的情景,欢伯是指欢乐的朋友,两人情谊深厚,没有其他私心。接着,诗人以小槽窍来比喻自己,而顾建康则是指禁酒的地方。诗人突然发现自己这个喜欢酿酒的人,竟然身处在禁酒的地方,无法继续从事他所钟爱的事情。
接下来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禁酒政策的无奈和无功。他反问自己,既然自己已经身陷禁酒的国度,又该何去何从,如何能够获得成功和成就。这里,诗人既是在自嘲,也是在对禁酒政策的愤怒。
下半部分的诗句则描绘了官府酒和斋酿的情景。官酤是指官府提供的酒,快甚夏酌水,意味着它的酒劲很大。而斋酿则是在冬天饮用的,与冬饮汤相得益彰。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私酿酒的喜爱和对官府酒的不满。
最后两句诗句,则是诗人客人来访时,所做的一种应对。北焙指北方的烘烤,荐椀则是指端出酒碗。诗人以此表达了他在客人来访时,将会献上自己酿造的美酒,让客人品尝其中的春风和香气。
整首诗以幽默轻松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禁酒政策的愤怒和对私酿酒的热爱,同时也抒发了对友谊和宴饮的向往。
江行初见雪中梅,梅雨霏微棹始回。莫道无人肯相送,庐山犹自过湖来。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双虬挟泓玉,奥入百转湾。向无长公诗,草木今何颜。此山二百年,偃蹇客往还。长风驾余舟,老人急开关。逢迎欠高僧,喜有识面山。平生癖幽壑,便合茅三间。君命何敢留,归棹随赐还。惭愧和光翁,笑指青童鬟。
以送之。时正之被召淮阳堂上曾相对。笑把姚黄醉。十年离乱有深忧。白发萧萧同见、渚江秋。履声细听知何处。欲上星辰去。清寒初溢暮云收。更看碧天如水、月如流。
菊露晴黄,枫霜晚翠。重阳气候偏如此。异乡牢落怕登临,吾家落照飞云是。举扇尘低,脱巾风细。灵苗医得人憔悴。灯前点检欠谁人,惟有断鸿知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