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有数鹤,抚翼意无违。
晓日东田去,烟霄北渚归。
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依。
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
岂烦仙子驭,何畏野人机。
却念乘轩者,拘留不得飞。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为左拾遗,进中书舍人,出为冀州刺史。以母不肻去乡里,表换洪州都督,徙桂州兼岭南按察选补使,以张说荐,为集贤院学士,俄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为李林甫所忮,改尚书右丞相。罢政事,贬荆州长史,请归还展墓。卒,谥文献。九龄风度醖藉,在相位,有謇谔匪躬之诚,以直道黜,不戚戚婴望,惟文史自娱。尝识安禄山必反,请诛,不许。后明皇在蜀思其言,遣使致祭,卹其家。集二十卷,今编诗三卷。
中文译文:
郡中每晨兴辄见群鹤东飞至暮又行列而返,所羡遂赋以诗
云间有数鹤,抚翼意无违。
晓日东田去,烟霄北渚归。
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依。
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
岂烦仙子驭,何畏野人机。
却念乘轩者,拘留不得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晨地方官府里经常会看到的群鹤东飞西归的景象。作者因为对这些鹤的自由飞行而感到羡慕,于是产生了创作此诗的念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幅自然景象,寄托了作者羡慕自由飞翔的心情。首两句描述了云间飞翔的鹤,它们似乎自由自在地扇动着翅膀,没有任何束缚。接下来的两句则描述了鹤在早晨和傍晚的返航过程,一边是朝霞中飞向东田,一边是归于北渚的烟霄之中。这里鹤的飞行姿态和归巢的行为展示出一派欢快的景象,它们互相呼唤,互相依靠,形成了壮观的群体。接下来的两句表现了这些鹤在远处聚集的场景,与长江、高空中的其他鸟类相比较,它们显得更加静谧和稀少。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鹤能自由飞翔的羡慕和思念,他不禁想起那些绑在轿子上被人驱赶的官员,他们因为地位的限制而无法自由飞翔。
整首诗以群鹤飞翔为主题,将自由与束缚进行了对比,以抒发作者对自由与飞翔的向往和渴望。诗中以自然景物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具有清新雅致、婉约而不失淡泊的特点。
夜扫歌楼集钿车,白头占曲点红牙。梁间三日余音在,偷得新腔遍狭邪。
飞云添远思,淫雨滞行期。渐入老来景,都非少壮时。林昏归鸟疾,溪急上船迟。眼底元元弊,何人念在兹?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鳌山临水一青螺,避寇曾传玉趾过。牡蛎滩回春后雨,飞龙纛映夕阳多。此时万乘唯航海,何日三军更渡河。野寺仙题诗句在,侍臣谁赋式微歌。
广场妙戏斗程材,未得天颜一笑开。角觝罢时还宴罢,卷班出殿戴花回。
故宁戚以俭,罔或易而奢。致得千载下,人称问礼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