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去,亦如其来。
小人之来,亦如其云。
既有恩情,且无怨怒。
既有僧嫌,且无思慕。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君子吟》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邵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子离去,就像他的到来一样。小人的到来,也如同乌云一般。既有恩情,却没有怨怒之心。既有僧尼的批评,也没有思慕之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君子和小人在离去和到来方面的不同态度。君子指的是有道德修养和高尚品质的人,而小人则指的是品德低劣的人。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君子和小人在面对离去和到来时的不同表现。
在君子离去时,他的态度坚定而从容,仿佛离去和到来没有任何区别。这表明君子对待离开和到来的事物都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这种心态体现了君子的胸怀和淡泊的生活态度。
而小人的到来则如同乌云,暗示着小人的到来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和负面情绪。然而,诗人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指出,君子不会因小人的到来而怀有怨怒之心。这说明君子具备宽容和仁慈的品质,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善良。
此外,诗中还提到君子遭到僧尼的批评,但他并没有因此产生思慕之情。这表明君子不会被外界的评判和看法所左右,他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准则。君子具备超脱于世俗眼光的洞察力和自信,能够保持自己的真实和坚守。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君子和小人在离去和到来时的态度,展现了君子高尚的品质和人格力量。君子以平和、从容的姿态面对离去和到来,体现了他内心的宽广和超然。他不受外界诸多因素的干扰,保持着恩情和宽容的态度,展示了他高尚的道德修养。
诗中的“小人之来,亦如其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小人的到来象征着阴暗和不祥之物。通过对比,凸显了君子的美好品质以及他与小人的差异。君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够在世俗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从容。
整首诗词言简意赅,用寥寥数语表达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它鼓励人们在面对离去和到来时保持平和和善良的心态,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诗人通过对君子和小人的对比,呼唤人们培养高尚的品德和修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善美。
幽窅无人迹,虚空见远天。雪深山气伏,崖断树根悬。乌鸟翻身入,狐狸放胆眠。老夫多脚力,更欲上层巅。
独见凉蟾欲上时,西园爽气溢清池。坐欣万顷湖方满,欲举一杯谁与持。虚阁排云空窈窕,青山绕郭自参差。气澄象表轮逾迥,光泛高林影骤移。一岁佳时今骛过,谁家横笛未休吹。城乌何事翻飞急,不学鹪鹩占一枝。
青菘绿韭古嘉蔬,蓴丝菰白名三吴。台心短黄奉天厨,熊蹯驼峰美不如。老农手自辟幽圃,土如膏肪水如乳。供家赖此不外取,襏襫宁辞走烟雨。鸡豚下箸不可常,况复妄想太官羊。地炉篝火煮菜香,舌端未享鼻先尝。
猫儿峰小眼精光,来护仙家石廪粮。回顾威风何凛凛,山中安得有拖肠。
谪宦过东畿,所抵州名濮。故里欲清明,临风堪恸哭。溪长柳似帷,山暖花如醭。逆旅讶簪裾,野老悲陵谷。暝鸟影连翩,惊狐尾纛簌。尚得佐方州,信是皇恩沐。
薨薨飞蠓哦空檐,跃马官尘日上船。故步明知常失却,剡溪兴尽不须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