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老抛绵后,梅酸著骨时。
李邴(1085-1146), 字汉老,号龙龛居士。济州任城人。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卒于高宗绍兴十六年,年六十二岁。崇宁五年,1106年举进士第。累迁翰林学士。高宗即位,擢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苗傅、刘正彦反,邴谕以逆顺祸福之理,且密劝殿帅王元,俾以禁旅击贼。后为资政殿学士,上战阵、守备、措画、绥怀各五事,不报。闲居十七年,卒於泉州。谥文敏。邴著有草堂集一百卷,《宋史本传》传于世。存词8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邴的《句》。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柳老抛绵后,
梅酸著骨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柳和梅两种不同的境遇和感受。
首句“柳老抛绵后”描绘了柳树在春天生长出嫩绿的细枝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柳枝逐渐老去,褪去了嫩绿的绵丝。这里暗喻了人的青春和美好时光的逝去,抛离了柳枝般的柔软和活力。柳老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人的成长与衰老。
接下来的一句“梅酸著骨时”表达了梅花在寒冷的冬天绽放时,酸寒的气息深深地渗透到骨头里。梅花通常在寒冷的冬季绽放,其花朵的清香与寒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诗反映了梅花的坚韧和不畏寒冷的品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面对苦难和逆境时的坚强和坚持。
整首诗通过对柳和梅两种不同状态的描绘,以寥寥数字传达了生命的变迁和人生的哲理。柳老抛绵和梅酸著骨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反映了人生无常和充满挑战的现实。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简练的语言,唤起读者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引发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坚韧精神的赞美。
总之,李邴的《句》通过对柳老和梅酸的描绘,传达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以及面对逆境时的坚强和勇气。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唤起读者对生命的思考,使人们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
鸭陂清浪撼城隅,此地班春忝细书。琪树老来抛禁省,玉绳低处认皇居。君轩恋结萧萧马,客素愁凭六六鱼。相阁裁章怜旧物,为曾簪笔从雕舆。
路隔千里遥,人经十年别。音书久不至,芳草又还歇。青山天外尽,白鸟烟中没。此夕倚江楼,相思心欲绝。
至乐存要眇,失易求之难。昔从周道衰,畴人旷其官。声律久无师,文字多缺漫。仁皇闵崩坏,广庭集危冠。纷纭门笔舌,异论谁能殚。或欲徇陈迹,竅厚潜锼剜。或欲立私意,妄取旧史刊。古今互龃龉,大抵皆欺谰。景仁信其说,墨守不可干。贱子欲面从,谁与换胆肝。必求此议决,深谷
水星之精天上游,春风岁岁苍龙头。偶然根叶著下土,散作人间百花树。莫疑君家此花无种生,定是天上苍龙精。白玉之趺青玉簇。开花既奇成又速。三年方骇大如林。五年已见高逾屋。我来吟作书林花,烟尘万卷重抽芽。君家原不孝义种,自来青州丞相家。为君出芝草,芝草那能千日好。
殿内一处起金房。并胜余人白玉堂。珊瑚挂镜临网户。芙蓉作帐照雕梁。房栊宛转垂翠幕。佳丽逶迤隐珠箔。风前花管扬难留。舞处花钿低不落。阳台通梦太非真。洛浦凌波复不新。曲中唯闻张女调。定有同姓可怜人。但愿私情赐斜领。不愿傍人相比并。妾门逢春自可荣。君面未秋何意冷。
客至那容懒,牵筇入翠萝。山光知雨过,野色见秋金。妙语时相夺,微吟只自哦。吹埙来独晚,此日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