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不能云,大山半为天。
姜夔(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尧章,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噩,高宗绍兴进士,歷新喻丞,知汉阳县,卒于官(《宋史翼》卷二八)。夔孩幼随父宦,继居姊家,往来沔、鄂近二十年(本集《以长歌意无极好爲老夫听爲韵奉别沔鄂亲友》)。孝宗淳熙间客湖南,识闽清萧德藻。德藻以其兄子妻之,携之同寓湖州。居与白石洞天爲邻,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其卒年约爲宁宗嘉定十四年。夔诗词均自成一派。诗格秀美,爲杨万里、范成大等所重;词尤娴于音律,好度新腔,继承周邦彦的词风,在当时和后世词人中有较大影响。晚年自编诗集三卷,已佚。今存《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诗说》等。事见夏承焘《姜白石繫年》,《宋史翼》卷二八有传。 姜夔诗,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白石道人诗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到》影印清干隆水云渔屋刊本(简称四部丛刊本),并酌校清嘉庆石门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与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句》是姜夔创作于宋代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山无法承载云彩,
大山将天空一半遮掩。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山的描绘,表达了山的大小对于云彩的承载能力的差异。小山无法支撑起云彩,而大山却能够遮挡天空的一部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山的巨大和云彩的轻盈之间的对比。姜夔通过对山的描述,以及山与云彩的关系,表现出山的壮丽和云彩的飘逸,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景观。
诗人运用了“小山”和“大山”这两个对比的形象来凸显山的规模和云的轻盈。小山无法承载云彩,暗示着它的高度和体量相对较小,无法与云彩相媲美。而大山则凭借其巨大的体量,能够遮挡天空的一部分,将云彩挡在自己的身后,暗示着它的壮丽和威严。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自然界中的景观之美。姜夔以独特的视角观察自然,以简练的语言刻画出山与云的关系,呈现出一幅清新而壮丽的山水画面。同时,这首诗词也可以引发人们对自然界的思考,思考大山与小山之间的差异所蕴含的深意。
新年草色远萋萋,久客将归失路蹊。暮雨不知溳口处,春风只到穆陵西。孤城尽日空花落,三户无人自鸟啼。君在江南相忆否,门前五柳几枝低。
勿计名绳遂忽麻,况于绳上更生蛇。傍鏊求饼多忘面,对境迷头莫认他。
子云识字似相如,记得前年隔巷居。忙杀奚童传搨本,一行翠墨一封书。
竹柏萧森溪水南,道人为作小圆庵。市区收罢鱼豚税,来与弥陀共一龛。
高馆良宵睡思迟,葛巾重著半醺时。都将满抱林泉兴,付与闲窗墨半池。
清明初过酒阑珊,折得奇葩晚更妍。春色岂关吾辈事,老狂聊作座中先。醉吟不耐欹纱帽,起舞従教落酒船。结习渐消留不住,却须还与散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