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岷峨神,龙文而马首。
云迷夏禹从前宅,雪压姜维最后城。
山外浮云云外城,江边羌角水中声。
谁道图书府,不通毡罽乡。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新。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在昔岷峨神,
龙文而马首。
云迷夏禹从前宅,
雪压姜维最后城。
山外浮云云外城,
江边羌角水中声。
谁道图书府,
不通毡罽乡。
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诗词以岷峨之神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上的景物和历史人物,表达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主题。首两句"在昔岷峨神,龙文而马首"意味着古代神话故事中的神龙,暗示着历史的悠久和瑰丽。接下来的两句"云迷夏禹从前宅,雪压姜维最后城"则描绘了夏禹和姜维两位历史人物。夏禹是传说中的夏朝开国君主,而姜维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将领。通过描述他们的宅第和城池被云雾和雪压覆,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英雄的沉寂。
接下来的两句"山外浮云云外城,江边羌角水中声"则展示了山外的浮云和云外的城市,江边的角声和水中的漪涟。这些景物的描绘使诗词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隐喻了人事之外的自然界,彰显了宇宙的辽阔和永恒。
最后两句"谁道图书府,不通毡罽乡"则意味着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图书府指的是古代的图书馆,毡罽乡则是古代的边疆地区。这两句表达了文化的流动和交融,无论是在图书馆还是在边疆地区,都能够传承和传播文化的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山水和历史人物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思考。诗人以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为载体,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感慨,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与人生的思索与抒发。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艺术表达方式,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寒蛬入夜忙催织,戴胜春深苦劝耕。人若无心济天下,不知虫鸟有何情。
嵇绍垂髫日,山涛筮仕年。琴樽陈席上,纨绮拜床前。邻里才三徙,云霄已九迁。感深情惝怳,言发泪潺湲。忆昔龙图盛,方今鹤羽全。桂枝香可袭,杨叶旧频穿。玉籍标人瑞,金丹化地仙。赋成攒笔写,歌出满城传。既矫排虚翅,将持造物权。万灵思鼓铸,群品待陶甄。视草丝纶出,持纲
山中寂寞少花枝,过尽春风病不知。未分春归便无迹,陶瓶聊复浸酴醾。
我爱昭州乐,供官不在多。薰风齐乐圣,淑气且宣和。谒庙知神格,铺筵喜客过。声边无一事,对酒漫高歌。
逢人便说杏花村,汾酒名牌天下闻。草长莺飞春已暮,我来仍是雨纷纷。
绿衣持节拥亭亭。玉立万娉娉。一见寸心倾。任诗画、无声有声。新篁摇葆,苍梧张盖,山色入帘青。云淡午风轻。看树影、西窗又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