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游若遇三清乐,行从应妨一日春。
(李肇《国史补》
云:曲江大会,先牒教坊,请奏上御紫云楼观焉。
时或拟作乐,则为之移日,故曹松诗云云)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然点松柏花。
(《吟窗杂录》)
鹿眠荒圃寒芜白,鸦噪残阳败叶飞。
(《锦绣万花谷》)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
(《升庵外集》)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徵,舒州人。为诗宗贾岛,深入幽境,然无枯淡之癖。初在建州依李频。眧宗光化四年,礼部侍郎杜德祥下与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皆七十余始及第,时号五老榜,为秘书曲校书郎。补诗一首。
《句》是唐代曹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的中文译文为:
若遇三清乐,行从应妨一日春。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然点松柏花。
鹿眠荒圃寒芜白,鸦噪残阳败叶飞。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
这首诗词描绘了不同场景下的景色和氛围。在第一句中,作者描述了追游时偶遇天宫神仙的乐舞,令人心旷神怡。第二句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流动的石脉、水流和泉水滴落在沙子上的声音,以及鬼灯闪烁下松柏花的美景。第三句以一片荒凉的花圃为背景,描绘了冷寂的景象,有鹿躺在花圃里、乌鸦嘎嘎叫声、夕阳的余辉和飘落的凋零叶子。最后两句分别以华岳山和海门为背景,描绘了山间清晨的寒冷和海门口急促的潮水。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主题,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的景色和气氛,展示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豪放的想象力。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大自然的壮美和多样性,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思考和遐想的空间。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描写方式也突出了作者的感受和情感,在给人以美感的同时,也启发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我非皇甫谧,门人如挚虞。不持两鸱酒,肯借一车书。欲令海外士,观经似鸿都。结发事文史,俯仰六十喻。老马不耐放,长鸣思服舆。故知根尘在,未免病药俱。念君千里足,历块犹踟蹰。好学真伯业,比肩可相如。此书久已熟,救我今荒芜。顾惭桑榆迫,久厌诗书娱。奏赋病未能,草玄
未飞三日雪,却报一枝春。
我非尘中人,素心在尘外。深谷行人稀,幽赏与心会。原畴苎苗肥,岭坞杉木大。女绩男斧斤,生理于此赖。稻畦无凶年,山泉百道溉。水满时自舂,奇哉涧边碓。惜我乏寸土,把茅不容盖。老矣徒空谈,惘惘发深慨。
击石火里穿辽天鼻孔,妙转机前打凤罗龙。正法眼,瞎驴边。灭却被沙盆,扶临济正宗。门庭峭峻,孰敢当锋,铁壁银山一线通。
雷在地中复,山下出泉蒙。枢机合发,时惟君子为能通。初九潜龙勿用,上九亢龙有悔,溟滓萃黄宫。大畜有攸利,善继养元雄。剥鸿蒙,求鼎实。作参同。有孚盈缶,油然道济沛其丰。酬酢噬金遁*,鲋瓮包承敝漏,退食总由公。纳约自户牖,其道永无穷。
春花苦无阴,况与花俱秀。好在月明中,仰攀仍落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