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兴尽县城休去,五岭以南皆洞庭。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县主簿,迁爲阳朔令。后歷知宾、容、钦、邕、鼎、辰、顺诸州。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八卷,已佚。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另辑集外诗爲第二卷。
《句》是宋代陶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扁舟漂流到尽头,停泊在县城,休息片刻。
五岭以南的地方都像洞庭湖一样广阔辽阔。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船远行的情景。他的船漂流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现在停泊在县城靠岸,他决定在这里休息片刻。接着,他描述了五岭以南的地方,将其比作广阔的洞庭湖。通过这种比喻,诗人传达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自然之美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大自然的赞美。诗中的“扁舟”象征着人类的有限和渺小,而“县城”则代表了一种短暂的安顿和休息。通过这些形象的对比,诗人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他将自己的旅途比作一次心灵的探险,从而达到对自然的领悟和体验。描述五岭以南的地方为“皆洞庭”,以洞庭湖作为景物的象征,传达了大自然的广阔和壮丽之美,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融合。
这首诗的意境清新,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追求。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在旅途中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质朴的笔触展现出了自然的壮美与人类的微小,呼应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观察和感悟的传统。
离堂徒宴语,行子但悲辛。虽是还家路,终为陇上人。先秋雪已满,近夏草初新。唯有闻羌笛,梅花曲里春。
十年谪宦鬼方人,三遇鸿恩始到秦。今日九衢骑马望,却疑浑是刹那身。
信任水云游,欣放灵猿傻。要去随霞恣害风,乘良马。稳坐香罗帕。南北与东西,选甚高和下。处处来回得自如,呈弓马。会把明珠射。
山中寂寞少花枝,过尽春风病不知。未分春归便无迹,陶瓶聊复浸酴醾。
燕雁下扬州,凉风柳陌愁。可怜千里梦,还是一年秋。宛水环朱槛,章江敞碧流。谬陪吾益友,只事我贤侯。印组萦光马,锋铓看解牛。井闾安乐易,冠盖惬依投。政简稀开阁,功成每运筹。送春经野坞,迟日上高楼。玉裂歌声断,霞飘舞带收。泥情斜拂印,别脸小低头。日晚花枝烂,釭凝
病魂招得未浑全,暝倚秋屏岂是禅。一梦忽成霜蝶去,草深三迳若为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