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高地迥出天半,瞭见皇都十里春。
石延年(九九四~一○四一),字曼卿,一字安仁,先世幽州(治所在今北京)人,家于宋城(今河南商丘)。真宗时,以三举进士补三班奉职。仁宗天圣四年(一○二六),知济州金乡县。后改通判干宁事、永静军。入爲大理评事、直集贤院。明道元年(一○三二),加馆阁校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一)。景祐二年(一○三五),通判海州(同上书卷一一六)。康定元年(一○四○),奉使河东(同上书卷一二七)。二年二年,以太子中臺、秘阁校理卒于京,年四十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四《石曼卿墓表》)。有《石曼卿集》(《郡斋读书志》卷一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作《石曼卿诗》)一卷,《宋史·艺文志》作《石延年诗》二卷。《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石延年诗,以抄本《两宋名贤小集·石曼卿集》一卷(原本藏臺湾,北京图书馆有缩微胶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鑑》(《四部丛刊》本)等书所引。又清李振纲辑《石学士诗集》一卷(道光二十年刊本),较底本收诗爲多,今删其重出,以其所余参校诸书所引,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和残句合编一卷。
《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石延年。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台高地迥出天半,
瞭见皇都十里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台上独立的景象,远远地望见了皇都的春天景色。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美好春天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首句“台高地迥出天半”中,台高地指的是高高耸立的平台,迥出天半表示它高出半个天空,给人一种高远的感觉。第二句“瞭见皇都十里春”则描绘了远处皇都的春天景色,给人一种广阔明媚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几个简单的字句,展示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和景色的美好描绘。台高地的高远象征着作者的心境,他站在高处,远眺皇都的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这种景色的美丽和壮观使得作者心生赞叹,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溢于言表。
整首诗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简单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这首诗展现了宋代以自然景观为题材的诗歌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忽忽年来事,栖栖老后怀。鸟归巢断木,蚁出漏空阶。吾道偏宜懒,江河不可排。秋风一雨歇,山色满虚斋。
泥滑滑,仆姑姑,唤晴唤雨无时无。晓窗未曙闻啼呼,更劝沽酒提壶荐。年来贵,无酒沽。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元戎授钺为防边,斥堠传烽未息烟。尽道长驱如卫霍,何人起冢象祁连。
无语凭栏珠泪潸,双眉蹙蹙锁春山。可怜空长彤宫里,一世光阴半世闲。
隐居何事可谋生,尧舜难周畎亩情。若得一犁膏雨足,石田茅屋起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