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石膏肓鍼不得,半岩明月夜猿啼。
刘褒,字伯宠,一字春卿,号梅山老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孝宗淳熙五年(1178)进士。光宗绍熙中为静江府教授。宁宗庆元六年(1200),知龙溪县。嘉定六年(1213)由监尚书六部门奉祠,起知全州。有《梅山诗集》,已佚。工词,其满庭芳别绪,善於言情者。水调歌头,亦不减於东坡也。
《句》是一首宋代刘褒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泉水流淌在石头之间,病痛无法治愈,
在山岩的阴影下,明亮的月光下,夜晚里猿猴哀鸣。
诗意: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痛苦。诗中的泉石和半岩明月夜猿啼都是作者境况的象征。泉石代表作者心灵的流淌,石头的坚硬和泉水的流动形成了一种矛盾,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困扰和病痛。半岩明月夜猿啼则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明月的光辉照亮了山岩,而猿猴的哀鸣则增添了一种哀伤和寂寞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孤独。泉石和明月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但在诗中却具有独特的意象和象征意义。泉石的流动和困扰,以及明月的光辉和夜晚的孤寂,与作者的心境相呼应。同时,猿猴的哀鸣增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更加突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凄凉的意境,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它提醒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要关注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表达。诗中的景物虽然平凡,但通过作者的笔触,赋予了它们深刻的内涵。这种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对情感的表达方式,是宋代文人常见的写作手法之一,也是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方式。
南枝肯领众芳随,一占冠名在处知。摸索暗中香自别,底须绛蜡逼轻肌。
摩挲石刻拜方兴,误国从初恨老秦。十六州归仍遗虏,百馀年事语谁人。出师表在今如始,堕泪碑存旧似新。江水江花岂终极,风光一任转青春。
南岳僧来共叹吁,风亭月榭已荒芜。先生去世未十日,留伴高吟鹤亦徂。
久客空江上,閒吟对石门。青山非远近,流水自朝昏。夜月添乡梦,春风入烧痕。翻思南郭路,迢递隔烟村。
指玉弹晓,喙檀噀春。倏尔生妬,阴飚不仁。
白发疏疏青道衣,苦吟应有鬼神知。篇章但可陶情性,羞杀唐人自献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