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亭上问秋风。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句》
朝代:宋代
作者:李曾伯
春风亭上问秋风。
【中文译文】
春天的风吹拂着亭子上,我询问秋风的消息。
【诗意赏析】
这首诗由李曾伯创作于宋代,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站在春风吹拂的亭子上,把目光投向秋风的方向,向它询问秋天的消息。通过这样的场景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关注和对自然变化的思考。
诗中的春风和秋风,象征着不同季节的变迁和人生的不同阶段。春风代表着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春天,而秋风则象征着成熟、凋零的秋季。诗人通过寻问秋风,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思考和对生命变迁的感慨。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哲理,给人一种意境深远、意味隽永的感觉。它引发了读者对时间流转和人生变化的思考,使人感叹时光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
【赏析】
这首诗以简短的四个字勾勒出了一幅自然景象,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蕴。它通过春风亭和秋风之间的对话,传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变迁。
诗人选择了春风和秋风这两个象征性的自然元素,以表达他对时间流逝和人生轮回的思考。春风和秋风分别代表着生命的起伏和终结,它们犹如一个个问题和回答,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诗中的亭子是诗人思考的场所,春风和秋风则是他的倾诉对象。通过这种对话的方式,诗人向读者展示了他对岁月变迁的敏感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它表达了人们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变化的感慨,使人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思考和思索。
十年倡家妇,三秋边地人。红妆楼上歇,白发陇头新。夜夜风霜苦,年年征戍频。山西长落日,塞北久无春。团扇辞恩宠,回文赠苦辛。胡兵屡攻战,汉使绝和亲。消息如瓶井,沉浮似路尘。空馀千里月,照妾两眉嚬。
琳宫十二夜生光,车马阗骈选佛场。水月竞邀罗绮色,栴檀都作麝兰香。林间度曲乌栖急,石上传杯兔影凉。金虎高坟胜游地,玉鱼银海正茫茫。
人生难满百年心。得分阴。胜千金。吹帽风流,时节又相寻。回首赐萸休说梦,真率具,自山林。逢迎一笑且开襟。酒频斟。量犹禁。相劝相期,长健似如今。醉也从他儿女手,争把菊,满头簪。
交情易翻覆,世态多炎凉。倦游将何之,可乐唯醉乡。
新买紫骝马,欲归清弋江。去弹琴雁独,来认舄凫双。橐实收盈篚,浓醅熟满缸。弟兄相忆否,风烛旧西窗。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仑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