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句》

莫嗟黑发从头白,终见黄河到底清。

作者介绍

潘阆(?~一○○九),字梦空(影印《诗渊》册一页四○九),自号逍遥子(《青箱杂记》卷六),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广陵(今江苏扬州)人(《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太宗至道元年(九九五)召对,赐进士及第,爲国子四门助教。真宗时,爲滁州参军。大中祥符二年,卒于泗上。有《逍遥集》。事见《郡斋读书志》卷一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二○。 潘阆诗,以《知不足斋丛书》所收《逍遥集》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苏州市图书馆藏清钞本,参校清陈焯《宋元诗会》(简称诗会)。并从《会稽掇英总集》、《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十一首,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句》是宋代文人潘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莫嗟黑发从头白,
终见黄河到底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人生的观念和感慨。诗人用黑发变白来比喻人的年龄增长,而黄河的清澈则象征着事物的本质。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人生经历和生命本质的思考和领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首先提到黑发从头变白,暗示着人们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衰老。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人们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岁月的变迁。然而,诗人并不对此感到悲伤或遗憾,而是告诫人们不要为此而忧虑。他用“莫嗟”这个词,表达了对于岁月流转和衰老的一种豁达和宽慰。

接着,诗人提到“黄河到底清”,这里的黄河可以被理解为事物的本质或真相。尽管人们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最终会看清事物的本质。黄河的清澈象征着真相的明晰和清晰。诗人通过这一意象告诉人们,虽然人们会经历变化和衰老,但他们最终会认识到真相和本质的清晰和明了。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形象,寓意深远。诗人通过黑发和黄河的意象,表达了对于人生经历和生命本质的思考。诗人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于衰老的悲伤和焦虑,而是以一种豁达和宽慰的态度面对岁月的变迁。这首诗词鼓励人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最终认识到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牙。闻香已入中都府,团品争传太傅家。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吴中内史才多少,从此莼羹不足跨。

  • 《开元乐》

    楼上正临宫外,人间不见仙家。寒食轻烟薄雾,满城明月梨花。

  • 《雪夜邓州顾别驾送至丹江有诗见赠赋此答之》

    寂寂丹江夜色空,风尘郡国叹飘蓬。岂无佐吏如殷浩,雅有中郎识顾雍。雪霰微茫渔火外,星河摇落戍楼东。怜君尚策青丝骑,却与山阴访戴同。

  • 《怀旧诗 伤刘沨》

    处和无近累。天然有胜质。萧瑟负高情。耿介怀秋实。义贵良为重。兰摧非所恤。一罢平生言。宁知携手日。

  • 《送石明府之昆山》

    茂苑行春罢,携琴又向东。潮声数里外,山色半城中。帆带桃花雨,衣翻柳叶风。岛夷闻善政,为有舶船通。

  • 《寿星寺闻子规二首》

    莫向空山恼病僧,暮云台殿异乡人。多时不识巴江路,守着浓花哭过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