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舞骊山影里,回銮渭水光中。
玉笛一天明月,翠华满陌东风。
沈括(一○三一~一○九五),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虽幼于沈遘,但辈分爲遘之叔。(《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以父周荫爲海州沭阳主簿。嘉祐八年(一○六三)举进士。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馆阁校勘。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提举司天监。六年,奉使察访两浙。七年,爲河北西路察访使。八年,爲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次年罢知宣州。元丰三年(一○八○)知延州,加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两年后因徐禧失陷永乐城,谪均州团练副使。哲宗元祐初徙秀州,后移居润州。绍圣二年卒,年六十五。着有《长兴集》四十一卷及《梦溪笔谈》等。南宋高布曾合沈遘《西溪集》、沈辽《云巢集》爲《吴兴沈氏三先生集》,至明中叶时重刻,惜《长兴集》已散失大半,诗一篇不存。一九八五年爲纪念沈括逝世八百五十周年,胡道静辑有《沈括诗词辑存》。《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沈括诗,以《沈括诗词辑存》爲底本。由于材料从类书、方志等搜录,多有异文,此次整理时又作校订和补正。另从《永乐大典》、《诗渊》等书中,辑得集外诗三首,附于卷末。
《开元乐》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沈括。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按舞骊山影里,
回銮渭水光中。
玉笛一天明月,
翠华满陌东风。
诗词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开放宏大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宏伟。在舞台的骊山影里,回銮渭水闪耀着明亮的光芒。一支玉笛吹奏,音乐如同明亮的月亮,洗涤人们的心灵。翠绿的华服随着东风飘扬,装点了整个大地。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川水光和音乐的美妙,表达了作者沈括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间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色彩丰富的描写,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给人以宏伟壮丽、宁静和愉悦的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词的题目《开元乐》与唐代的开元盛世有所关联,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开元年间(713年-741年)的繁荣时期。沈括借用这个题目,可能也在表达对繁荣和和平时代的向往和祝愿。
总之,这首诗词以生动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美景和音乐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愉悦和宁静的感受。
寂寞三冬杪,深居业尽抛。径松开雪后,砌竹忽僧敲。茗汲冰销溜,炉烧鹊去巢。共谈慵僻意,微日下林梢。
八十一年前,科名已褎然。依刘王粲檄,入洛贺循船。受禅碑谁上,閒情赋自传。江山英气歇,堪恨亦堪怜。
竹担挑多两肩赤,砺斧时寻涧边石。老夫气力秋渐衰,易斫喜有枯林枝。白云无人暗空谷,远声丁丁如啄木。暮归待伴不独行,前途虎多荆棘生。长年不曾到城府,闻比山中路尤阻。
个住山人,平生惯贫。寒枯青嶂骨,闲淡白云身。无影树头兮露鹤梦月,不萌枝上兮华蜂採春。
天约闲云结嫩阴,苦无诗酒懒登临。一声鸡唱日初午,满地花寒秋已深。
道衰世弥隘,俗薄人易骄。一为居所移,盛气干云霄。官曹出已下,俯视如僬侥。崇卑两悬绝,相望天壤辽。猗欤路汉州,冠缨早彯彯。亨衢快著鞭,壮岁亟乘轺。耘耕矜色尽,茂德日以昭。朅来西南守,拣拔自公朝。侯馆宾客富,平湖水竹饶。退食未为乐,鸾舆万里遥。赤子拊吾民,良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