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看桑》

簇簇互相遮,闲看实可嗟。
藉多虽是叶,栽盛不如花。
春绿暗连麦,秋干暮立鸦。
旧乡曾种得,经乱属谁家。

作品评述

《看桑》是唐代诗人孙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簇簇互相遮,闲看实可嗟。
藉多虽是叶,栽盛不如花。
春绿暗连麦,秋干暮立鸦。
旧乡曾种得,经乱属谁家。

中文译文:
茂密的桑树叶互相遮挡,悠闲地观看实在可嗟叹。
虽然桑树有许多叶子,但它的栽种繁盛程度不如花朵。
春天,绿叶掩映着麦田,秋天干燥,老乌鸦停歇。
在故乡曾种过这样的桑树,经过战乱后属于谁的家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桑树生长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内心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变迁的感慨。

首先,诗中用“簇簇互相遮”来形容桑树叶之间的茂密,生动地展现出桑树郁郁葱葱的景象。然而,作者却用“闲看实可嗟”来表达自己对这景象的感叹,表明他对自然景物的深沉思考。

接着,作者用“藉多虽是叶,栽盛不如花”来对比桑树叶与花的美丽,表明桑树在栽种繁盛程度上不如花朵。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也暗示了作者寄托于花朵的期望与憧憬。

然后,诗中描绘了春天桑树绿叶掩映麦田的景象,以及秋天干燥、老乌鸦停歇的情景。这种描写既展现了季节变迁的自然景致,也通过对农耕生活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对乡村的思念与忧虑。

最后,作者提及旧乡曾种桑树,但通过“经乱属谁家”来表达出作者对战乱给故乡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忧虑与担心。这使得整首诗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感伤之情,也表达出对时光流转的思考与反思。

总体而言,孙鲂在《看桑》中通过对桑树的描绘,借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变迁的伤感和对战乱带来的担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感慨,展现了作者对生活与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 《以古画观音易眉子石砚歌》

    畴昔翰林苏谪仙,溪藤写赠眉石篇。欲寻此砚副此什,婺源烟水空茫然。君家宝砚多奇古,一一玄圭与苍璧。此砚初来众砚疑,厕居末品真可惜。宝林大士千亿身,吾家古画妙入神。欲持吾画易君砚,庶几速证西来因。我持君砚复何为,嵩山之阳颍水湄。茹藜咀藿坐蓬荜,漱流枕石书新诗。

  • 《送顾朝阳还吴》

    寂寞俱不偶,裹粮空入秦。宦途已可识,归卧包山春。旧国指飞鸟,沧波愁旅人。开樽洛水上,怨别柳花新。

  • 《渊明祠》

    官航晚泊浔阳郭,把酒长怀靖节贤。折腰竟辞彭泽米,攒眉宁种远公莲。归来松菊开三径,老去柴桑受一廛。晋代衣冠谁避世,刘家社稷自书年。虽云富贵非吾愿,已有清高独尔伟。千载令人吊遗迹,好山青立县门前。

  • 《寿安歇马重吟》

    春衫细薄马蹄轻,一日迟迟进一程。野枣花含新蜜气,山禽语带破匏声。垂鞭晚就槐阴歇,低倡闲冲柳絮行。忽忆家园须速去,樱桃欲熟笋应生。

  • 《兼舶一首》

    鬻筴飞刍瘴海濒,扇遮不断庾公尘。而今更遣兼琛节,羞写冰衔寄故人。

  • 《听泉阁》

    风露临虚阁,应涵秋气清。一山在水次,终日有泉声。响迸僧钟落,寒兼客枕生。中宵满栏月,都作玉琴鸣。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