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客至当饮酒二首》

结屋在墙阴,闭门读诗书。
怀我平生友,山水异秦吴。
杖藜出柴荆,岂无马与车。
穷通适异趣,谈笑不相愉。
岂复求古人,浩荡与之俱。
客至当饮酒,日月无根株。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客至当饮酒二首》是宋代王安石的一首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结屋在墙阴,闭门读诗书。
怀我平生友,山水异秦吴。
杖藜出柴荆,岂无马与车。
穷通适异趣,谈笑不相愉。
岂复求古人,浩荡与之俱。
客至当饮酒,日月无根株。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王安石与朋友相聚时的情景和心情。作者结了一间房子,它靠着墙壁的阴凉处,他闭上门,专心地阅读着诗书。他怀念与自己一生的朋友,而他们现在却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他们的生活环境也变得迥异,就像秦地和吴地的山水一样。作者用杖拄着藜篱,走出来采集柴草和荆棘,但这里并非没有马车可以使用。作者认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适应不同的生活趣味,他们的谈笑交流应该是愉快的,不受物质的限制。他不再追求与古人一样的事物和境界,而是与他们一起涉足浩荡的世界。当客人来访时,应该畅饮美酒,因为日月的运行并没有根和株。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王安石与朋友相聚的情景,突显了情感交流和心灵的寄托。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情谊和相互间的理解。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应受到外在条件的限制,而应该追求真挚的情感交流。作者在最后两句描绘了客人来访时的情景,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日月无根株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无常与变化,人们应该珍惜当下,与朋友一起共享美好时光。

这首诗词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简练而富有意境。他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情感和思考人生,以及对友谊和人际关系的思索。整首诗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度思考和对真实情感的追求,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寓言》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 《寿安公主出降》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 《头风戏作》

    出门处处皆桃李,我独呻吟一室中。只道有诗敺疟鬼,谁知无檄愈头风!

  • 《书友人壁》

    不问人间事,连年鸟外居。白云吟次见,青壁醉来书。扫石秋苔駮,开窗夜月虚。于时已无念,生计有樵渔。

  • 《呈仓皇使觅官书》

    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记补缺遗。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