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萱沿径缘抽牙,文杏飘蹊白覆沙。
过半春光须爱惜,沓来人事费拦遮。
妨寻蚁径看排阵,阻向蜂筒听报卫。
癖性杜门犹惮此,刺头尘土可堪嗟。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客至》是宋代张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春天来临时客人到访的场景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在喜悦客人到来的同时,也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烦忧。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麝萱沿径缘抽牙,
文杏飘蹊白覆沙。
过半春光须爱惜,
沓来人事费拦遮。
妨寻蚁径看排阵,
阻向蜂筒听报卫。
癖性杜门犹惮此,
刺头尘土可堪嗟。
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描绘麝萱花沿着小径盛开,文杏花飘落在白色的沙地上,表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诗中提到“过半春光须爱惜”,意味着诗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呼唤人们珍惜春天的美丽。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来访者众多的场景,诗人感到客人的到来给自己带来了烦恼和负担,用“沓来人事费拦遮”形容了客人络绎不绝的情景。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诗人对客人的烦恼与日常生活中的小昆虫相比较。诗人提到“妨寻蚁径看排阵,阻向蜂筒听报卫”,表达了自己像蚂蚁和蜜蜂一样被外界事务所干扰的感受。
最后两句“癖性杜门犹惮此,刺头尘土可堪嗟”,表达了诗人对繁琐事务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这些烦恼和麻烦就像扎在头上的刺一样,令人叹息。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象和客人到访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烦忧的思考。与此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繁琐事务的厌倦。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情感,给人以深思。
玉颊香肌委尘土,雪魄冰魂无处所。一年春事顿成空,不必飘零似红雨。
门前春青水如罗,采兰船小长经过。未须折兰喜相赠,见此自令忧思多。
岳麓溪毛秀,湘滨玉水香。灵苗怜劲直,达节著芬芳。岂谓盘盂小,而忘臭味长,拳山并勺水,所至水能量。
党论危疑日,几微细补缝。平舟行浪稳,暖气拆冰融。风雨千閒屋,酸咸一鼎瓮。人才关国本,谁念昔培封。
簁雨云低未放晴,闭门作病忆闲行。摄衣丈室参耆宿,曳杖长廊唤弟兄。饱饭即知吾事了,免官初觉此身轻。归来更欲夸妻子,学煮云堂芋糁羹。
海上多仙峤,灵人信长生。荣卫冰雪姿,咽嚼日月精。默书绛符遍,晦步斗文成。翠发披肩长,金盖凌风轻。晓籁息尘响,天鸡叱幽声。碧树来户阴,丹霞照窗明。焚香叩虚寂,稽首回太清。鸾鹭振羽仪,飞翻拂旆旌。左挹玉泉液,右搴云芝英。念得参龙驾,攀天度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