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空城雀,日暮寒且饥。
鼯鼠啼林端,豺虎夹路垂。
蒿间黄雀语黄口,吞声切莫图高栖。
汝不见当年连云宫馆散烟燎,歌台夹室今狐狸。
糟丘成烘壤,藜藿生酒池。
昔人自是不复改,今人始觉前人非。
今人昔人未为远,更望谁家门户归。
诗词:《空城雀二首》
寂寂空城雀,日暮寒且饥。
鼯鼠啼林端,豺虎夹路垂。
蒿间黄雀语黄口,吞声切莫图高栖。
汝不见当年连云宫馆散烟燎,歌台夹室今狐狸。
糟丘成烘壤,藜藿生酒池。
昔人自是不复改,今人始觉前人非。
今人昔人未为远,更望谁家门户归。
中文译文:
寂寂空城中的小雀鸟,黄昏时感到寒冷且饥饿。
松鼠在树林边啼叫,豺狼虎豹夹道而行。
蒿草丛中的黄雀鸣叫着,张开黄色的嘴巴,咽声深藏,不敢高声鸣叫。
你不曾见过当年连云宫殿的烟云散去,歌台上的房间如今却被狐狸占据。
荒废的丘陵变成了耕地,野草丛中生出了酿酒的池塘。
古人的行为不再改变,今人才开始认识到前人的不同。
今人与古人并不遥远,还期望着谁的家门可以归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空荡荡的城市,城中只有一些饥饿的雀鸟。作者通过描写这些孤寂的雀鸟,展现出城市的荒凉和人们的离去。曹勋用雀鸟、松鼠、豺狼等动物形象来暗示人们的离散和城市的衰败,形象生动。蒿间黄雀的形象与前两句的空城雀形成对照,表达了黄昏时分的凄凉和寂寞。
诗中提到的连云宫殿和歌台夹室,曾经是繁华的场所,但如今却被狐狸占据,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糟丘成烘壤,藜藿生酒池,揭示了城市的废墟中的自然恢复和新的生机。诗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古人和今人的思考,认为古人的行为已经定型,而今人才开始认识到前人的不同,对未来充满期待。
整首诗意境凄凉,通过描绘空城中的雀鸟和废墟,表达了城市的衰败和人们的离散,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触动和反思。
午睡谁扣门,隔篱唤童子。童子走来报,一二琴首士。摘茗烹沙铫,推窗拂石几。高山流水音,屡弹不肯止。我心本虚淡,无用宫商洗。渊明未尝弦,妙趣岂假此。道士颇不乐,指衣抱琴起。
论士平生妙和神,是谁无此耳轮囷。唤钟作瓮皆堪笑,自是渠侬听不真。
路断江淮已足忧,繁华犹自说苏州。万人金甲城头骑,十丈朱旗郡里楼。麋鹿昔游何处草,雁鸿不似去年秋。忍将一掬东归泪,付与娄江入海流。
红白桃花褪半梢,绿阴汪浅未全交。橹摇远岸日相射,扇落闲阶风自敲。
丁年笔力斡千钧,齿宿于今意转新。樱伐广陵聊作赋,梅开桂岭定宜人。暂从南极通冠冕,会向东方领缙绅。菊有黄花潭有水,愿寻汉事寿佳辰。
铃斋教令得民和,月色今宵十倍多。节物人家俱插柳,霁华田舍可鞭禾。坐中客醉僛僛舞,陌上花开缓缓歌。老子尚堪牵率在,夜归已有木鱼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