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沈沈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空闺怨》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月沈沈洞房静,
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
灯底裁缝剪刀冷。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空闺中的女子的怨思之情。她身处洞房,寒冷的月光映照着寂静的房间。帘外的梧桐树投下模糊的影子。作者以此来表达女子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接着,描写了秋霜即将降临的迹象,女子敏锐地感知到这个迹象,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临近。最后一句描述了灯底下裁缝剪刀的冷寂,进一步突出了女子心境的冷落和寂寞。
赏析:
《空闺怨》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描写,表达了一种寂寞而忧伤的情感。诗中的意象构建了一幅凄美的画面,揭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寒冷的月光、洞房的安静、梧桐树的影子,以及秋霜逼近的迹象,都为诗中的主题增添了凄凉的色彩。女子的处境被生动地描绘出来,她被困在空荡的闺房中,孤独而无助。最后一句描写的剪刀冷寂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女子内心的寂寞和冷漠。整首诗以简单而精确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女子的怨思和对命运的无奈。
这首诗词的韵律平缓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独特的才华和敏锐的观察力。通过对细微之处的描写,他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充满寂寞和忧伤的氛围。《空闺怨》展示了唐代女子的困境和内心的矛盾,也反映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思考。这首诗词在唐代诗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被广泛赏析和传诵。
落花如雪鬓如霜,醉把花看益自伤。少日为名多检束,长年无兴可颠狂。四时轮转春常少,百刻支分夜苦长。何事同生壬子岁,老于崔相及刘郎。
宝鸭香凝袖。
溪草林花争碧红,伤心黄壤閟芳容。短松明月易陈迹,断雨残云难觅踪。伊昔老盆常共酌,即今败絮倩谁缝。臼间一斗仓陈粟,薄暮归来独自舂。
鸟啼花笑暖纷纷,路入青云白石门。君到前头好看好,老僧或恐是茆君。
桃萼新香梅落后。暗叶藏鸦,苒苒垂亭牖。舞困低迷如著酒。乱丝偏近游人手。雨过朦胧斜日透。客舍青青,特地添明秀。莫话扬鞭回别首。渭城荒远无交旧。
花柳春全盛,池塘燕学飞。脕晴还小立,暮色不能归。草远天无壁,苔深水有衣。山居自清绝,不必扣禅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