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哭伯姊二首》

幼以木兰为长兄,岂堪垂老隔幽明。
空疏谁更讥匡鼎,友爱何曾詈屈平。
服已降期从变礼,圣犹尚左况诸生。
追严不必伊蒲供,自有松风与涧声。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哭伯姊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幼以木兰为长兄,岂堪垂老隔幽明。
空疏谁更讥匡鼎,友爱何曾詈屈平。
服已降期从变礼,圣犹尚左况诸生。
追严不必伊蒲供,自有松风与涧声。

中文译文:
从小以木兰为亲近的兄长,如今老去了,怎能忍受生死隔离。
虚荣浮华的人谁能嘲笑匡鼎(忠诚的人),友爱之情何曾辱骂屈平(忠臣)。
奉行旧俗已经改变,圣人仍然尊崇左道,更何况一介诸生。
不必追随严谨之礼,自有松风和涧水的声音。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长兄伯姊的思念之情。诗人从幼年时期就以木兰(诗中可能指伯姊的名字)为长兄一样亲近,但如今伯姊已经去世,诗人感叹生死的隔离。诗人批评了那些空有虚名的人,他们嘲笑忠诚的人,辱骂像屈平这样的忠臣。诗人认为虚荣和友爱之情是不可相提并论的。诗人也提到了旧俗已经改变,但圣人仍然尊崇忠诚,更何况像他这样的普通人。最后,诗人表示不必追随严谨的礼仪,因为大自然中的松风和涧水已经足够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长兄伯姊的怀念,展示了诗人对家庭、友情和真实价值的关注。诗人借用木兰作为长兄的形象,表达了他与伯姊的亲近关系。诗人对虚荣浮华的嘲讽,表明他对真实和忠诚的追求。他认为友爱之情是高于虚荣的,而忠诚和屈平这样的忠臣应该得到尊重。诗人提到旧俗的改变,反映了他对社会变革的思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礼仪的不屑,认为大自然中的松风和涧水才是真正值得追求和珍惜的东西。整首诗词寄托了诗人对家庭、友情和真诚的思考,以及对虚荣和浮华的批评,展示了他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

  • 《程玉樵方伯德润钱予于兰州藩廨之若已有园 》

    我无长策靖蛮氛,愧说楼船练水军。闻道狼贪今渐戢,须防蚕食念犹纷。白头合对天山雪,赤手谁摩岭海云?多谢新诗赠珠玉,难禁伤别杜司勋。

  • 《祀先蚕六首》

    神之来矣,灵风肃然。云胡不留,旭旐有翩。乃举旧典,几以告虔。降福我邦,于万斯年。

  • 《夏日游德山乾明寺追和宋丞相周公必大之什》

    寺门高敞接层山,殿角低垂瞰碧湾。凉意自生只树底,尘心先堕翠微间。风摇朱实僧前落,路绕苍崖鸟外攀。云榻放参仍假卧,暮天凉月未能还。

  • 《后唐军士谣》

    除去菩萨,扶立生铁。

  • 《代书寄赵宏》

    忆承昨岁致书召,遂入江城同一笑。羸奴小马君所借,出犯朝寒鞅频掉。从来万事固已拙,况乃病敦颜不少。去随众后已自枉,更苦世情非可料。一心耿耿浪诚直,百口幡幡竞诃诮。独君踊跃于我顾,譬于真玉火空烧。别来未几岁云换,杨柳得春还窈窕。东溪最好水已渌,桃李万株红白照。

  • 《书怀》

    处世功名莫躁为,识时机变在防危。吉凶有数曾参易,胜负无心不着棋。事向直中多骨突,人于财上重交知。后车能悟前车覆,箴警何须座右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