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汝虽孩童,气已负山岳。
送汝已成人,行路已悲愕。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中文译文:
念汝虽孩童,气已负山岳。
送汝已成人,行路已悲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辛弃疾写给他的儿子的哀悼之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儿子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磨难和挫折的思考和忧伤之情。
第一句“念汝虽孩童,气已负山岳”,表达了辛弃疾对儿子年幼却已经承担了巨大压力的愧疚和担忧之情。这里的“气已负山岳”意味着儿子年幼却肩负了沉重的责任和期望,说明他对儿子的成长过程中的压力和痛苦感到无比心痛。
第二句“送汝已成人,行路已悲愕”,表达了辛弃疾对儿子成年后所面临的现实和困惑的忧虑。这里的“送汝已成人”意味着作者已经将儿子送出成人世界,而“行路已悲愕”则暗示儿子在面对人生道路上的不确定和艰难时,作者的心情也随之变得忧伤和惊愕。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成长的思考和内心的牵挂。辛弃疾通过诗词抒发出对儿子一路走来所承受的压力和困惑的深深关切,同时也表达了作为父亲的辛弃疾对儿子未来的期望和祝福。这首诗词以其深情和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深深爱意和关怀之情。
来复迈七日,亨泰兆三阳。恰逢临吉中应,浸长三阳刚。天地凝成正气,岳渎锺为秀杰,玉燕纪呈祥。莹彻冰壶操,皎月映秋霜。日星回,乾坤辟,再更张。时乘君子道长,茅茹喜生光。抱负黄锺大吕,资禀盐梅栋柏,施用在岩廊。一骑春风里,紫诏下山堂。
几副卿谋泪,悬河决溜时。百身难命赎,一老不天遗。竹垞弘通学,桐江瘦淡诗。重因风雅惜,匪特痛吾私。
积雨晦皋圃,门前烟水平。蘋蘅增遥吹,枕席分馀清。 村旆诧酒美,赊来满鋞程。未必减宣子,何羡谢公荣。 借宅去人远,败墙连古城。愁鸱占枯枿,野鼠趋前楹。 昨日云破损,晚林先觉晴。幽篁倚微照,碧粉含疏茎。 蠹简有遗字,gs琴无泛声。蚕寒茧尚薄,燕喜雏新成。 览物正摇思
顾我虚罍耻,知君余沥多。庭前有春雪,如此薄寒何。
万里间关辞蜀道,六年前后到西馀。虽无泰华寄来树,且读人间未见书。
巷巷缲车桑茧熟,村村社鼓野神来。鹁鸠声向树阴里,花下柴扉昼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