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无情处,青林不动时。
扇车热炉鞴,竹簟暖琉璃。
蝉喘烟生树,蚊饕汗浃肌。
不知秋后鬓,留得几茎丝。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苦热二首》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天地无情处,青林不动时。
扇车热炉鞴,竹簟暖琉璃。
蝉喘烟生树,蚊饕汗浃肌。
不知秋后鬓,留得几茎丝。
诗意:
这首诗以苦热为主题,描绘了盛夏时节的酷热景象。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热情景,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头“天地无情处,青林不动时”,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天地间无情的热浪,以及郁郁葱葱的青林在炎热中的静谧。这里通过对天地自然的描绘,强调了炎热天气的无情和不可抵挡的力量。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人们在炎热天气中的生活场景。“扇车热炉鞴,竹簟暖琉璃”,描绘了人们使用扇子和炉鞴来抵御炎热,以及躺在竹簟上享受凉爽的情景。这些描写展示了人们在酷热夏天中寻求舒适和消暑的努力。
接下来的两句“蝉喘烟生树,蚊饕汗浃肌”,通过描绘蝉鸣声和蚊子叮咬,表现了夏季的烦躁和不适。这些细节描写增强了对酷热的感受,使读者更能够共情诗人的苦热之感。
最后两句“不知秋后鬓,留得几茎丝”,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己鬓发的描绘,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这里既是对时间的感叹,也是对生命的反思,凸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关注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酷热夏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描绘,抒发了对炎热的感受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意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夏日的酷热与烦躁,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深思。
刘根昔成道,兹坞四百年。毿毿被其体,号为绿毛仙。因思清泠汲,凿彼岝峉巅。五色既炼矣,一勺方铿然。既用文武火,俄穷雌雄篇。赤盐扑红雾,白华飞素烟。服之生羽翼,倏尔冲玄天。真隐尚有迹,厥祀将近千。我来讨灵胜,到此期终焉。滴苦破窦净,藓深馀甃圆。澄如玉髓洁,泛若
握固如婴儿,作气如壮士。二者非自然,皆出不容易。心为身之主,志者气之师。沉珠于深渊,养自己天地。
经邦论道职何卑,又是前朝卖饼儿。十乱五臣无煖席,三王四代是何时。
巡关每傍摴蒲局,望月还登乞巧楼。第一莫教娇太过,缘人衣带上人头。不知原在鞍轿里,将谓空驮席帽归。火炉床上平身立,便与夫人作镜台。
良夜维舟次,题诗最忆君。微钟花外度,清笛月中闻。灯报庭闱喜,杯从故旧分。西城驻马日,还与入山云。
老去心情故倦游,直诚自许赋休休。清流固已久绝望,白发只今空满头。软语每思挥玉麈,寻源便欲过瓜洲。他年一棹烟江雨,有愧轻轻不下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