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鳞雪爪一枯松,恍似湖心见白龙。
想得吕仙曾点化,拿云攫雾欲腾空。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枯松》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霜鳞雪爪一枯松,
恍似湖心见白龙。
想得吕仙曾点化,
拿云攫雾欲腾空。
诗意:
这首诗以一棵枯松为题材,通过描写它的形态和意象,表达了一种寓意丰富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枯松为主题,通过描绘其形态,展示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景象。首句"霜鳞雪爪一枯松"中的"霜鳞雪爪"形容了枯松的干燥、苍老的外表,传达了岁月的荏苒和生命的枯朽。接下来的一句"恍似湖心见白龙"则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枯松比作湖心的白龙,给人以意象丰富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枯松所蕴含的神秘和灵性。
第三句"想得吕仙曾点化"提到了吕仙,吕洞宾是道教中的一个仙人,以擅长点化山石而闻名。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枯松的遐想,想象它曾被吕洞宾点化过,具有一定的灵性和道法。
最后一句"拿云攫雾欲腾空"表达了对枯松的向往和追求。"拿云攫雾"形容了枯松伸展苍劲的枝叶,仿佛欲以腾空的姿态,追逐云雾。这里的"云雾"有着象征性的意义,代表着高远、梦幻和超越尘世的境界。整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追寻高远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枯松的描绘和想象,传递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意境,同时又蕴含了对于灵性和超越的追求。通过枯松的形象,作者表达了对于高远境界和道法的向往,以及对于生命和岁月流转的思考。这首诗词凭借着精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给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间。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
有欠牛眠子为寻,剩将朽胔换华簪。家阡只免牛羊到,此外穷通得上心。
长江风雨急,巨石虎狼蹲。水自分三道,舟唯过一门。细观真眩目,平下亦销魂。忠信知堪仗,见曹不用喧。
烟雨桃花夹岸栽,低低浑欲傍船来。石湖有此红千叶,前日春寒总未开。
紫府沉沉掩夜关,竹阴清扫月中坛。岁星偷得桃枝碧,董奉栽成李子丹。
未晓清风生殿阁,经旬赤气照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