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金空旧产,短褐尽平生。
蒿里閟春色,桐江流哭声。
人怜天不与,妇少子犹婴。
如有山涛在,应忘顾后情。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哭王仲密四首》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组诗篇。这组诗词描绘了主人公王仲密在世俗中失去财富和名位后的悲愤和哀叹之情。以下是对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多金空旧产,
短褐尽平生。
蒿里閟春色,
桐江流哭声。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曾经拥有丰富财富,但现在财产已经荡然无存的景象。他原本的富有和荣耀已经消逝殆尽,只剩下短褐衣衫来表达他平凡的一生。蒿里的春景和桐江的流水都成了他悲伤哭泣的背景。
第二首:
人怜天不与,
妇少子犹婴。
如有山涛在,
应忘顾后情。
这首诗表达了主人公的无奈和心情的沉重。他感叹人们对他的遭遇没有怜悯之心,他的妻子和孩子也只能无助地依附在他身边。诗中提到"山涛",暗示了主人公曾经的雄心壮志和高亢的情感,现在虽然遭遇了失败和挫折,但他应该忘记过去的情感,继续前行。
整首诗词以哭泣和悲伤为主题,通过描绘主人公的贫困和孤独,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失望和对命运的不满。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蒿里的春色和桐江的流水,与主人公的哭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词的悲凉氛围。
这组诗词通过朴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起伏和命运无常的思考。虽然主题悲伤,但也蕴含了对坚韧和继续前行的呼唤。
汝岂解吾觅,梦中能再过。犹禁出庭户,谁导越山河。汝祖盼吾切,如吾念汝多。方疑背母至,惊醒失相诃。
轻屉来时不破尘。石榴花映石榴裙。有情应得撞腮春。夜短更难留远梦,日高何计学行云。树深莺过静无人。
美人隔江水,相思江水深。江水日夜流,泛我东去心。春风百花老,把酒别草草。邂逅未可期,梅杏黄已饱。
千首诗轻万户侯,富如猗顿亦何求。六义中间有至乐,不须苦作楚人骚。
北客推车指蜀门,乾阳知已近临坤。从辞府郭常回首,欲别封疆更感恩。援寡圣朝难望阙,暑催蚕麦得归村。雷公解劚冲天气,白日何辜遣戴盆。
登庸局面变,报复念头差。贬削村夫子,褒崇笑夜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