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尘侵古镜,抱膝月台吟。
大吕呼不出,小诗留至今。
五言诗未下,什袭意何深。
莫是推敲了,禅余自赏音。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参兄。生平不见记载,据集中诗知其二赴春闱始中进士,初官县令,未几即以言事被黜。继爲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心泉学诗稿》卷四《寄胡苇航料院》),时间约在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前后(《戊午天基节口号》)。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苇航漫游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其诗一百六十余首。清四库馆臣又据《永乐大典》辑爲《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诗,前四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江湖后集》中之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第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枯崖韵速藏叟和篇》是宋代诗人胡仲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镜沾上暗尘,老人抱膝坐在月台吟诗。大琴曲调无法吟唱,小诗却留传至今。五言诗尚未成篇,意境却深邃难测。难道是经过琢磨,禅意之余才能自得其乐。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隐士坐在崖边的月台上吟诗的情景。他的古镜上沾满了暗淡的尘埃,但他依然坐在那里,静静地吟唱着小诗。然而,他的琴声却无法奏出大吕调的音律,只能以小诗的形式流传至今。尽管如此,他仍未完成五言诗的创作,但其中蕴含的意境却异常深邃。这或许是因为他经过深思熟虑,用禅悟的心境创作,因此才能在安静的禅修中自得其乐。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胡仲弓对诗歌创作和禅修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一位隐士的情景,展现了禅修和诗歌创作之间的奇妙关联。
诗中的古镜暗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但老人并没有因此放下诗歌的创作,而是坚守在月台上,抱膝吟唱。大吕调是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一种声音,无法吟唱大吕调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在某种程度上无法表达内心情感的困扰。然而,小诗却能够流传至今,这意味着即使是简短的文字也有可能承载着深刻的意义。
胡仲弓提到自己尚未完成五言诗的创作,但却强调了其中意境的深邃。这表明他对诗歌创作有高远的追求,不满足于寻常的表达方式,而是追求更加含蓄和隐晦的表达手法。他暗示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推敲,而禅修则是他思考的源泉和灵感之地。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深邃而苍凉的氛围,回荡着禅修者内心的平静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胡仲弓以简洁的语言和隐晦的意象,传达了他对禅修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共通性的思考,以及创作中的坚持和追求。
早晚飞来入锦城,谁人教解百般鸣。春风红树惊眠处,似妒歌童作艳声。
一国之师亦强名,南阳独许振嘉声。大唐扶得真天子,曾踏毗卢顶上行。
俗书只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落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竹色萧萧木叶齐,石边芳草迥凄迷。断猿月落愁人去,正在黄陵庙里啼。
万水千山音信希,空劳魂梦到京畿。漫天岭上频回首,不见虞封泪满衣。
一緺凤髻绿如云,八字牙梳白似银。斜倚朱门翘首立,往来多少断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