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馈岁》

周公制乡礼,无有相通佐。
鼎肉送子思,烝豚出阳货。
交亲随高低,岂问小与大。
自従此礼衰,伏腊有饥卧。
乡人慕古俗,酬酢等四坐。
东邻遗西舍,迭出如蚁磨。
宁我不饮食,无尔相咎过。
相従庆新春,颜色买愉和。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馈岁》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述了周公制定乡里的礼仪,而现实中却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和遵守这些礼仪的价值。诗中也描绘了乡间人民在节日时互相赠送食物和饮品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代传统习俗的向往和对人情淡薄的不满。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周公制乡礼,无有相通佐。
鼎肉送子思,烝豚出阳货。
交亲随高低,岂问小与大。
自从此礼衰,伏腊有饥卧。
乡人慕古俗,酬酢等四坐。
东邻遗西舍,迭出如蚁磨。
宁我不饮食,无尔相咎过。
相従庆新春,颜色买愉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周公制定乡里的礼仪为背景,表达了对礼仪的重要性以及现实中人们对古代礼仪的忽视和遗忘的失望之情。诗人通过描绘乡间人民在节日时互相赠送食物和饮品的景象,进一步突出了人情淡薄和物欲横流的现实。

首节描述了周公制定的乡里礼仪,但人们却没有理解和遵守这些礼仪。第二节以鼎肉送子的情景暗示了人们对古代传统的思念,但现实中豚肉却成了商品交易。第三节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待遇应该根据地位高低而不是大小,但现实中人们却忽视了这一点。第四节以伏腊有饥卧的描写,表现了礼仪衰落所带来的饥寒之苦。

接下来的几节描述了乡人对古代习俗的向往,他们在节日时互相赠送食物和饮品,希望能够回归古代的热闹和团圆。然而,现实中人们对礼仪的遗忘和世俗的物欲使得这些习俗逐渐失去了本真的意义,变成了只追求表面形式的虚饰。最后一节以相従庆新春的场景表达了对新年的庆祝,但其中的颜色买愉和暗示了人们对节日的庆祝变得浮华和空洞。

整首诗揭示了诗人对古代礼仪和乡土风俗的怀念之情,并对当时社会的虚伪和物质追求表示了不满。诗中通过对比古代与现实、乡间与世俗的情景描写,表达了对传统美德和真挚情感的渴望,呼唤人们能够重视真正的人情和精神层面的交流与亲近。

  • 《游黄薜山三首》

    云鹫峰头一万杉,覆盂山下木参天。当年曾识祖师面,溜雨鸣雨三百年。

  • 《汉诏郡县行乡饮酒礼颂诗》

    咏仁蹈德,骎骎措刑。舄弈千载,薰为太平。

  • 《奚大卿许赋生香亭诗以促之》

    暗香浮动月初斜,彷佛西湖处士家。谁道广平心似铁,不将佳句赋梅花。

  • 《题高九万菊磵》

    胡公饮菊潭,八十冠貂蝉。高叟饮菊磵,六十雪满颠。胡公死无名,高叟生无权。权随粪土尽,名与穹壤传。刘生劝高叟,世事不两全。饥且拾落英,渴且{左奭右斗}寒泉。快吟三千篇,多活五百年。

  • 《导引》

    重熙累盛,睿化畅真风。尊祖奉高穹。林棼彩仗明初日,瑞气满晴空。玉銮徐动出环宫。虔巩罄宸衷。礼成均庆人神悦,圣寿保无穷。

  • 《和前人韵》

    山灵岂是少恩哉,两载从容自不来。羊石岂能留得住,和羹消息到寒梅。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