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风骨肖梅英,试问东君曷似生。
正色不从朱粉涴,耐寒犹怪雪霜轻。
论交薝蔔君为胜,投社酴醿我更清。
纵美讵能齐众口,此言何独指羊羹。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腊梅和次韩韵》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可怜风骨肖梅英,
试问东君曷似生。
正色不从朱粉涴,
耐寒犹怪雪霜轻。
论交薝蔔君为胜,
投社酴醿我更清。
纵美讵能齐众口,
此言何独指羊羹。
诗意:
这首诗以描写腊梅为主题,表现了腊梅的坚韧和优雅之美,同时通过与东君(指春天)的对比,强调了腊梅的特殊之处。诗人以腊梅为象征,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和境界。
赏析:
诗人以“可怜风骨肖梅英”作为开篇,将腊梅的形象描绘得凄美而高洁。接着,诗人质问东君为何不能像腊梅一样生长,以此彰显腊梅的独特之美。
下一联“正色不从朱粉涴,耐寒犹怪雪霜轻”表达了腊梅不需倚靠外在的装饰物,仍能在严寒中茁壮成长的特点。这种坚持正直和不受外界诱惑的品质令人敬佩。
接下来,“论交薝蔔君为胜,投社酴醿我更清”表达了诗人对于交友选择的看法。薝蔔象征世俗的功利和浮躁,而酴醿则代表纯粹和清雅。诗人选择了投身于纯粹的文人社交圈,以追求内心的清明和高尚。
最后一联“纵美讵能齐众口,此言何独指羊羹”反映了诗人对于美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真正的美不是迎合众口的外在表现,而是内心的品质和境界,对于俗世的羊羹美并不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腊梅形象的描绘和对比,寄托了诗人对于真实、坚韧和高洁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感悟和情感,给人以深思。
公居颍水上,德与颍水清。身闲道转胜,内足无复营。平昔富交游,开门坐常盈。退居万事乐,独恨无友生。汝颍亦多士,后来非老成。赵公平生旧,情好均弟兄。少年结意气,晚岁齐功名。携手践廊庙,蹑足辞钧衡。徜徉里闾间,脱略世俗萦。兴来忽命驾,一往千里轻。白发俨相映,元勋
欧阳子,出阳山。山奇水怪有异气,生此突兀熊豹颜。饮如江入洞庭野,诗成十手不供写。老来抱璞向涪翁,东坡原是知音者。苍龙璧,官焙香。涪翁投赠非世味,自许诗情合得尝。却思翰林来馈光禄酒,两家水监共寒光。予乃安敢比东坡,有如玉盘金叵罗,直相千万啻过。爱公好诗又能多
聚雨挫炎威,归轩广陌西。渠声流作瀑,日脚侧成霓。换锦龙媒埒,淹花燕子泥。比来巾角垫,李郭定相携。
圣主不忘远,惠怀尧所难。如何吾所部,疲疗未全安。诏条少宣布,牒诉多悲酸。抚节夜长叹,忧惭非一端。
伯威虽拙诗故巧,我拙似渠诗欠工。竹溪想见梅花发,问讯穷冈今不穷。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