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蜡梅三绝》

枝头疏蕊吐檀心,借日娇黄色浅深。
却倩红梅来作伴,要看明玉间良金。

作者介绍

潘良贵(一○九四~一一五○),字子贱(原名京,字义荣),号默成居士,婺州金华(金属浙江)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登上舍第,爲太学博士,累迁提举淮南东路常平。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对,论何?等人不可用,黜监信州汭口排岸,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召爲左(一作右)司谏,因请诛叛命者,忤时相,去职奉祠。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起爲左司员外郎,与宰相串颐浩语不合,出知严州,未几又奉祠。五年,起权中书舍人。八年,再奉祠。九年,起知明州,一年后离职奉祠。二十年,坐与李光通书,贬三官,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一),年五十七。有《默成居士集》十五卷,已佚。清康熙初由其裔孙辑成《默成文集》八卷。《宋史》卷三七六、《宋元学案》卷二五有传。 潘良贵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校以《敬乡录》卷二(简称敬乡)所引诗。与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蜡梅三绝》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潘良贵。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枝头疏蕊吐檀心,
借日娇黄色浅深。
却倩红梅来作伴,
要看明玉间良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蜡梅花的图景。蜡梅花是冬天中盛开的花朵,象征着坚韧和勇气。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蜡梅花的赞美和对冬季生命力的赞叹。诗中还融入了对红梅花的渴望,以及对明玉和良金这两种色彩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细腻而简洁的语言,通过对蜡梅花的描绘,展现了其特殊的美丽和生命力。首句"枝头疏蕊吐檀心"将蜡梅花的花蕊比喻为檀香,表达了蜡梅的花朵纯净而芬芳的特质。第二句"借日娇黄色浅深"以色彩来形容蜡梅花,黄色浅深交织,既表现了花朵的娇美,又突出了蜡梅花特有的颜色。接下来的两句"却倩红梅来作伴,要看明玉间良金"表达了诗人对红梅花的向往,希望能够与蜡梅花相伴,同时对红色和金色的明艳色彩表示期待。

整首诗词通过对蜡梅花的描绘和象征意义的运用,传递出对冬天生命力的讴歌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它将冬季中的蜡梅花作为一种坚韧和勇气的象征,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赏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对自然的敏感。

  • 《暑雨初霁》

    日转西轩小雾开,羲皇高兴伴风来。层云气润犹蒸礎,残电光微不应雷。曲沼清浑鱼对躍,暮簾明灭燕双回,凭高更结京华恨,魂绕梁园旧吹台。

  • 《偶作》

    可笑禅流错用心,或思或罢两追寻。穷年费煞精神后,陷入泥途转转深。

  • 《挽十一伯奉议四首》

    丘壑性所乐,诗书老自娱。谭惟听两部,贫不种千奴。岁月柯间蚁,功名水上凫。平生五车读,留得付诸孤。

  • 《和壁间韵》

    万仞冈边去路长,道人采药试丹方。弈枰谁解争高著,仙乐时闻按大凉。日落塔头云气紫,雨余山脚藓痕苍。年深洞古无尘迹,惟有先后御墨香。

  • 《静山偈》

    一迹无余万籁沈,峦光月色共深深。谁知尚有些儿闹,龙在霜枯木里吟。

  • 《宿山居》

    中庭淡月照三更,环堵翛然表裹清。深夜欲眠眠未得,一溪秋水枕边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