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来闍黎新亭作》

八解禅林秀,三明给苑才。
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
傍险山查立,寻幽石径回。
瑞花长自下,灵药岂须栽。
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
戏鱼闻法聚,闲鸟诵经来。
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
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

作者介绍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作品评述

《来闍黎新亭作》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诗。这首诗主要描写了闍黎新亭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宁静的向往,并抒发了在静谧的环境中吟咏诗词的心情。

译文如下:
在闍黎新亭作
八方的禅林风景美丽,耀眼的太阳照亮了给苑。
这片地方偏僻,与凡尘世界相隔甚远,心中安宁,就像开着清澈的水亭。
倚靠在险峻的山峦旁,穿越幽深的石径,来回寻找幽静的地方。
奇妙的花朵一直从下面升起,灵药怎么需要人去种植呢。
碧绿的网交织在红色的树丛中,清澈的泉水尽头铺满绿苔。
戏耍的鱼儿感受到了法音的召唤,闲逛的鸟类被经文的吟诵所吸引。
摒弃了形象,追求玄妙应悟,忘却凡尘的言辞,理应如此。
在寂静中能得到什么呢,吟咏诗词也只是徒劳。

这首诗表达了孟浩然在闍黎新亭中的心境和情感。他用丰富的自然意象,描绘了禅林的宁静美景,表达了对清净宁静生活向往的愿望。诗中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的表达了对超越凡尘的追求,认为在静谧的环境中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但最后他也提出了一种疑问,即在寂静中究竟能得到什么,吟咏诗词也只是徒劳。这种疑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孟浩然对人生的矛盾感和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来展现情感,以及对内心追求的思考。孟浩然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味,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意深邃而纯粹,流露出对超脱尘俗和追求内心宁静的追求。这首诗通过自然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合,表达了对清净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禅林的描写和对自我境界的思考,诗中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理想和追求。

  • 《元日》

    历以寅为正,风从艮位来。桃符当壁写,竹户趁钟开。宿雨滋初茁,长年老不材。满庭青柏叶,惆怅独持杯。

  • 《春水》

    磬湖春水夜来生,晓起雷声逗雨声。去马来牛心莫辨,鸬鹚鸂鶒眼俱明。飘零花片有底急,摇曳柳丝如许轻。旬月烟村半风雨,榆钱好为买春晴。

  • 《漳浦偶成》

    秋日已过半,林无一叶飞。晓岚须阖户,夜冷旋添衣。阴壑桄榔瘦,阳坡荜拨肥。每传邻壤警,行客往来稀。

  • 《同毛敏仲出湖上由万松岭过浙江亭》

    钱塘门外看新晴,舞蜨游蜂没一星。风挟断云横北巘,烟随飞雨度南屏,苏隄柳树照波绿,吴苑麦苗连地青。邂逅寻诗过岭去,鼓鞞声震浙江亭。

  • 《送进士臧濆下第后归池州》

    赋成无处换黄金,却向春风动越吟。天子爱才虽仄席,诸生多病又沾襟。柳攀灞岸狂遮袂,水忆池阳渌满心。珍重彩衣归正好,莫将闲事系升沈。

  • 《秋屏阁》

    西山和影浸空江,落木无烟带夕阳。立尽阑干秋思远,风鸦云雁两三行。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