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桌劫慈明,次以及伯喈。
子龙独何人,谈笑却啀啀。
高视梁砀上,片云卷而怀。
古来高世士,尘埃岂能埋。
《览古四十二首 其十七》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董桌劫慈明,
次以及伯喈。
子龙独何人,
谈笑却啀啀。
高视梁砀上,
片云卷而怀。
古来高世士,
尘埃岂能埋。
诗意:
这首诗以一种古风的形式,描述了一些历史人物和景物。诗人提到了董桌、慈明、次以及伯喈等名字,这些名字与历史上的人物有关,暗示了诗人对历史和古代文化的关注。诗中还提到了一个人名为子龙的人物,他似乎是一个有趣而幽默的人,能够轻松地与他人交谈。诗人还描述了自己高视着梁砀山上的景色,心怀着一片云卷而来的情思。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有才德的人物的敬佩,认为他们的名望不会被尘埃所掩埋。
赏析:
这首诗词采用了古风的形式,运用了古代文人常用的典故和修辞手法。通过提及历史人物和地名,诗人营造出一种古代的氛围,使诗词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子龙的谈笑与自己的沉思形成鲜明的对照。诗中的片云和尘埃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高世士的崇敬之情。尘埃被视为世俗的浮尘,而高世士的名望则高悬在尘埃之上,永不被埋没。整首诗词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英才的景仰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沉思和反思。
野笋冲泉出,山花避石开。余方有公事,不为等闲来。
海天秋雾暗乘槎,风响空山浪卷沙。杳杳橹声何处客,一帆冲雨暗天涯。
玉笙吹彻清商后。寂寞弓弯舞袖。巧画远山不就。只为眉长皱。灵犀望断星难透。立到凄凉时候。今夜月明如昼。人共梅花瘦。
北原乔木外,三将旧屯营。草没金鎚蹟,山应玉管声。路随关地迥,江背瘴天轻。异日谁相继,来书第四名。
半恋家山半恋床,起来颠倒著衣裳。钟声远和鸡声杂,灯影斜侵剑影光。路崎岖兮凭竹仗,月朦胧处认梅香。功名苦我双关足,踏破前桥几板霜。
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