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兰花》

芳友幽栖九畹阴,花柔叶劲怯深寻。
谢家毓取阶庭秀,屈子纫归泽国吟。
百奔混林尊异种,一清传世绝同心。
身悝风露甘修洁,谁托斯馨欲援琴。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兰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董嗣杲。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兰花幽静地生长在九畹荫蔽之地,它的花瓣柔软而叶子坚韧,害怕被人深入探寻。谢家(指谢灵运)培育了阶庭上的美丽兰花,屈子(指屈原)则在归国途中佩戴着兰花吟诵。这些兰花在丛林中自由地生长,形态各异,如此百花争艳之中,有一朵清雅的兰花独树一帜,留下传世的美丽。兰花以其纯洁和高雅,宛如风露般滋润和修饰自身,它期待着有人能够托它的芳馨之气,引来一位琴音高手。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兰花的特点和含义,展现了作者对美、纯洁和高雅的追求。兰花的幽静和柔美形象,传达出诗人对安静和温柔的向往。同时,诗中提到的谢家和屈子,分别代表了培育美丽事物和追求真理的人,他们的存在使得这些兰花在众多花卉中独树一帜,成为永恒的传世之美。诗人通过对兰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寄托了对纯洁和高尚品质的渴望。

这首诗词以兰花为象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高尚品质的赞美。兰花作为一种高雅的花卉,具有纯洁、温柔和高尚的象征意义。诗人通过对兰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这些美好品质的向往,并提醒人们在喧嚣和浮躁的世界中,要保持纯洁和高尚的心灵,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和对美的追求永恒的渴望,以及对那些在众多世俗之中保持独特和纯真的人们的敬佩和称赞。

这首诗词通过对兰花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美、纯洁和高尚品质的追求。它以华丽的意象和细腻的表达方式,传达了对纯洁心灵和高雅品质的赞美。同时,诗中所表达的对美的向往和对传世之美的渴望,也启示了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要保持内心的净化和追求高尚的品质。这首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次林司户清水岩韵》

    祷雨当年百丈峰,森森夹径耸修筇。甘霖尚想四垂合,清境无因一到重。仙伯遗纵参佛迹,王公新咏张军容。索诗尚及疏庸令,筳寸何堪击钜钟。

  • 《古从军行(三首)》

    朝来射黄羊,驰逐出塞游。忽闻匈奴至,万骑寇幽州。被袍不及甲,肘挟双刃矛。飞身入重围,手取单于头。归来饮辕门,独耻非伐谋。

  • 《游张公洞》

    张公洞府未著脚,向人浪说游荆溪。欲看直上翠羽盖,不惜扶下青云梯。劲风翻动土囊口,暗水流出桃花蹊。却将深处问儿辈,一夕飞梦穷攀跻。

  • 《壬午昌化道间》

    暑雨祁寒路两经,二童一马影冷竮。檐花夜滴溪添绿,云叶暮横山减青。箬笠芒鞋今古道,竹篱茅店短长亭。未妨老子登临兴,解却征鞍且暂停。

  • 《从礼载酒要余及明叔游合普六首》

    宦忙未抵作诗忙,九十春光自短长。三径可归谁是伴,若人风节慕求羊。

  • 《念奴娇(同官相招西湖观梅,用东坡大江东去韵)》

    画楼侧畔,试与君、管领南枝风物。影浸西湖清浅水,旁倚云崖烟壁。艾纳全披,檀心俱露,一片前村雪。碧松修竹,岁寒真是三杰。长向酒欲冰时,魁英相放,不待阳和发。一任无情风又雨,毕竟香难灭。幻玉精神,添酥标致,羞上箫箫发。脆圆可爱,更看春二三月。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