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
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
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
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鞾。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輙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劒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
《览镜书怀》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词,诗意深远,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可以是:
得道无古今,
失道还衰老。
自笑镜中人,
白发如霜草。
扪心空叹息,
问影何枯槁。
桃李竟何言,
终成南山皓。
诗词的意境描绘了李白站在镜子前观看自己的形象,看到自己的白发如同霜草一般。他感到自己虽然曾经有过得道的时刻,但最终还是会衰老。他扪心自问,感叹自己的形象为何如此枯槁,但却得不到任何答案。最后的两句"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暗指人生的荣华富贵如桃李般短暂,最终都会变得如同南山一般皓白。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时光的深沉思考。他通过对自己的镜子形象的反思,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一切事物的消逝。作者深刻地意识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人的青春终会老去,欢乐和荣华也会逝去,最终都会变得如同白发一般。同时,他也在反思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的一生虽然无法长久,但也应该拥有一份内在的美和深度的思考。总结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光阴流转的洞悉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绕西园、粉笼千雉,镜池屏石天造。主人意匠工收拾,华屋落成闻早。输奂巧。望缥缈、五云深处移蓬岛。油幢羽葆。指貔虎长驱,鲸鲲网取,电走捷旗报。铙吹发,回庑连屯饮犒。海山波静烟扫。纶巾萧散环珠履,春满绿杨芳草。人境好。是握穗五翁,福地无尘到。芝书在道。便整顿乾坤
冠苔郁相依,名园花未稀。游丝萦复展,狂絮堕还飞。积弩遗风陋,兰亭旧俗微。何如咏沂水,春服舞雩归。
赫赫惟皇,如日之光。肃肃惟后,如月之常。礼行一时,明照无疆。天子莅止,畴敢不庄。
高轩数许过三径,日云暮矣殊未来。汤熨病人狂欲走,戏作冷语成优俳。欻思官池颇空闃,况有水花明晚色。人间虺虺方蚊雷,植杖裴回须月出。
山绕兴州万叠青,池开近郭百泉并。昔年种柳人安在,累岁开花藕自生。波暖跳鱼闻乐喜,人来野鸭望船鸣。西还过此须终日,为问使君行未行。
侵晨盥栉起,爽气随凉飚。曳杖踏露草,不觉路已遥。水清出沙嘴,烟白横山腰。致爽列群岫,不待西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