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览照》

览照笑浮生,秋霜发数茎。
才高空有气,官散即无荣。
贫久心还乐,吟多骨亦清。
他年文苑传,应不漏吾名。

作者介绍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授成武县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知长洲县。端拱元年(九八八)应中书试,擢直史馆。次年迁知制诰。淳化二年(九九一),爲徐铉辨诬,贬商州团练副使。五年,再知制诰。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学士,坐谤讪罢知滁州,未几改扬州。真宗即位,復知制诰。咸平元年(九九八)预修《太祖实录》,直笔犯讳,降知黄州。四年移知蕲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王禹偁诗,前十一卷以《四部丛刊》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配吕无党钞本《小畜集》爲底本,校以清光绪会稽孙星华增刻本(简称孙本)、清干隆平阳赵熟典刻本(简称赵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江南图书馆藏经锄堂钞本(简称经锄堂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鑑》等书引录。第十二卷以孙星华增刻本《小畜外集》爲底本,参校上海函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影宋写本(简称影宋本)、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简称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丛编》等书引录。第十三卷录集外诗及断句,其中《吴郡志》所收《赴长洲县作》三首,已合併编入《小畜集》同题诗中。又《小畜外集》卷六误收他人诗三首(其中二首爲杜甫诗),已删去。

作品评述

《览照》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观看镜中的自己,笑看人生浮华,秋霜已经染白了几根头发。才华高超却空有虚名,官职离去即无荣耀。长期的贫困却使我心中依然快乐,频繁吟咏却使我的骨子里更加清澈。将来文人墨客传颂的时候,应该不会忽略我的名字。

这首诗词通过观照自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笑浮生”意味着诗人对人生的看透和超脱,他以一种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浮华和变幻。诗中的“秋霜发数茎”描绘了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不可逆转,诗人已经年老,头发已经被岁月染白。这一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时光的珍惜。

诗中的“才高空有气,官散即无荣”反映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诗人认为,虽然自己才华出众,但虚名无实际意义,官职离去后也不再有荣耀可言。这种对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立思考。

诗中的“贫久心还乐,吟多骨亦清”表达了诗人在贫困中保持乐观心态的坚持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尽管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但诗人的内心依然快乐,他通过频繁吟咏来净化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骨子里更加清澈。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诗歌的热爱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追求精神境界的追求。

诗的最后两句“他年文苑传,应不漏吾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期待和对名声的追求。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后人传颂,他相信自己的名字不会被遗忘。这种对文学成就和名声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己价值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浮华世俗的超脱态度,对贫困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对文学成就和名声的追求。它展示了诗人独立思考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品质,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和艺术价值。

  • 《云》

    抱石情虽久,为霖意若何。天心如见用,风力不消多。冷湿朝仙洞,寒迷宿岛窠。飞扬终得路,曾入汉皇歌。

  •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

    好竹逾千个,数茎忽发生。月明连理影,风细合欢声。矫矫双鸳举,悠悠两凤鸣。只应三昧手,彩笔画难成。

  • 《春日遣怀(二首)》

    四顾山河归一统,明君文德似唐尧。幽燕地阔干戈息,吴楚春深雨露饶。中古衣冠存旧制,南来律令有新条。腐儒击壤茅檐下,为拟讴歌答圣朝。

  • 《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

    旧有潢污泊,今为白水塘。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龙泉信为美,莫忘午桥庄。

  •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太宗师讨王充窦建德…战武牢第三》

    战武牢,动河朔。逆之助,图掎角。怒鷇麛,抗乔岳。翘萌牙,傲霜雹。王谋内定,申掌握。铺施芟夷,二主缚。惮华戎,廓封略。命之vG,卑以斫。归有德,唯先觉。

  • 《颂十玄谈·演教》

    初说有空人尽执,未明理事虚劳力。念来年久转迷情,心不负人徒面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