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海海翻杯。
倾动蓬莱。
似嫌到处马头埃。
雨洗御街流到我,吹向潮回。
寒似雪天梅。
安石榴开。
绣衾重暖笑炉灰。
料想东风还忆我,昨夜归来。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僕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爲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爲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爲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着由子将孙编爲《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着录爲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爲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爲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爲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浪淘沙(大风作)》是宋代刘辰翁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卷起海浪拍打酒杯,掀动蓬莱仙岛。仿佛嫌弃四处飞扬的尘埃。雨水冲刷着皇宫街道,流向我这里,吹向退潮的海面。冷寒像下雪的天空里盛开的梅花。石榴花也正在绽放。锦衾厚重温暖,笑声和炉灰一起。我想,东风仍然记得我,昨夜归来的情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海风狂暴、浪花滚滚的景象。诗人用大风掀起海浪拍打酒杯的场景来比喻风势的猛烈。他观察着风吹起的尘埃,感叹它仿佛嫌弃到处都是污浊之物。雨水冲刷着宫殿前的街道,流向诗人这里,吹向已经退潮的海面。诗人用冷寒的天气和盛开的梅花来形容这个季节,同时也提到了石榴花的绽放,暗示着新的生机和希望。最后,诗人想象着东风还记得他,昨夜他归来时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风和海浪的动态,展示了大自然的磅礴力量和变幻莫测的美感。诗人以海浪拍打酒杯和蓬莱仙岛为意象,表达了风势的猛烈和浪涛的汹涌。他将风吹起的尘埃比作马头埃,展现了尘埃遍布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之情。诗人运用雨水冲刷街道的描写,将宫殿街道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交织和相互影响。在描绘季节时,他运用冷寒的天气和盛开的梅花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寒冷中绽放的生命力和希望。最后,诗人通过想象东风是否还记得他,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自己归来的期待。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风、海、雨和花朵等元素的变化和交织,以及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诗人通过对风、雨、寒冷和盛开的描绘,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语言精练,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独特的表达能力。
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蛾眉不可妒。况乃效其颦。所以尹婕妤。羞见邢夫人。低头不出气。塞默少精神。寄语无盐子。如君何足珍。
衡阳岗阜群龙奔,截起万仞磨天阍。宿云收踪著平地,星辰满轩斗可扪。河汉鸿涌岩泉喷,六月飞雪冰木根。下视吴楚区域分,众山培塿乌足云。我来环走竟朝曛,摆脱韁锁忘尘纷。更闻高论益清旷,如挹仙袂游昆仑。
君不见东海有鲤钓不上,冯夷翻江春浩荡。渔者归舟载月明,一声雷震桃花浪。又不见北溟有鲲能吞舟,浪屋涛山相拍浮。忽朝击水三千里,九万扶摇吴叶秋。道人放浪游太乙,一泓寒玉浸春碧。十太晴波何净明,百尾巨鱼自跳踯。锦鳞铁鬣红玉鬐,珠齿冰腮紫金脊。绿玻瓈里飞璚梭,碧琉
芳径春归花半开,碧山波暖雁初回。满楼月色还依旧,昨夜歌声自不来。愁眼向谁零玉箸,征蹄何处驻红埃。中宵吟罢正惆怅,从此兰堂锁绿苔。
钟声停苦事何如,今日东南物力虚。倘忆金陵乡国否,遗民愿比鲙残鱼。
闻说营新第,无从贺落成。门庭山水色,楼阁管弦声。海内二三杰,胸中十万兵。宁为一区计,不使九州平。